这种个人战力的飞跃提升,将彻底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
但赵学成也明白,这项研究仍然过于敏感,不能过早公开。
毕竟现在的世界大环境还不成熟,种种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
于是他决定继续保密这项研究,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与军方共享这一科技成果。
这种全方位覆盖人体的动力装甲由上百块不同大小的轻质高强金属基复合装甲板拼接而成,覆盖面积达到使用者全身的90%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关节处的装甲板使用了球形弹性连接设计,可以实现多方位的灵活运动。
装甲内侧还配备了低反力缓冲器,可以吸收来自外界的碰撞压力,避免直接作用在人体上。
装甲的整体质量控制在100公斤以内,佩戴后并不会过于繁重。
这套装甲的动力来源为一种小型的核聚变反应堆,它使用磁约束式设计,通过精密的磁场控制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
这种反应堆体积不超过数升,却可以提供持续的电力输出。
赵学成开发的微型涡轮发动机直接与反应堆相连,使用输出的高温气体进行工作,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
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连接着各关节处的微型牵引电机,再由减速器带动机械推杆,将动力精确传递到人体各个部位。
这套高度集成的电力传动系统使装甲体积和质量都非常轻巧紧凑。
装甲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了光电传感和模糊逻辑运算。
全身数百个高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佩戴者各肌肉的用力大小和方向,这些模拟的生物电信号被输入到微型电子运算芯片中,使用专门开发的模糊逻辑算法进行整合计算,实时得出各关节进行强化所需的精确力量值。
然后反馈控制牵引电机的运动,精确实现人体力量的放大和传递。
可以说,这套系统集成了多学科前沿技术,实现了对人体生物力学的精确检测、模糊逻辑算力的智能化处理和精准的闭环力量传递,它象征着种花已经掌握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机械、电子和控制技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种花的全身动力装甲士兵空降沙场时,敌人定会为之色变。那一刻,将会是属于种花军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