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风洞试验

于是,赵学成又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计算和风洞试验。

通过不断优化升力系统,改进动力匹配,他们终于找到了提升飞行高度的最佳方案。

经过两个月的日以继夜的努力,地效的最终设计方案实现了飞行高度的再次提升,最终可达到120米的高空。

有了120米的飞行高度,地效就有能力应对大部分海上恶劣环境了。

它可以灵活运用这一高度,根据海况需要选择最佳飞行高度,躲避大部分的风浪冲击。

与飞行高度优化同时进行的是,赵学成还对地效的整体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在的操作舱内安装了刚刚研发出来的电脑运算系统。

这套系统由多台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利用这套系统,地效的导航、飞行控制、动力管理等诸多功能可以实现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

它可以实时监控和处理各种飞行参数,并据此自动制定最优的飞行方案。

飞行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督和少量辅助操作。

这套数控系统大大降低了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它可以精确控制地效的动力系统,使其飞行更为平稳。

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急剧天气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运算并调整飞行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可以说,经过赵学成的改进,无论是飞行高度,还是控制系统,地效都实现了革命性的升级。

它摆脱了最初粗放的设计方案的种种缺陷与隐患,真正具备了在海上执行任务的基本能力。

正是由于前期经过了诸多改进和试验,地效的首次全面风洞试验被反复推迟。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新参数重新制作模型,并进行大量的前期模拟试验。

终于,在这个时候,地效的各项前期工作和准备终于全部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