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地效航母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武器系统等核心技术。
其中,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地效航母的续航能力和运载能力,必须具有提供超强、持续动力的能力。
这需要应用先进的核反应堆技术,做到功率高、稳定性好。
同时,飞行控制系统要能适应地效航母特殊的气动外形与飞行特点,精确控制其起飞、飞行、停泊等全过程,这对飞控算法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然,作为一个海空作战平台,地效航母最为重要的还是它所配备的作战系统,尤其是舰载机和导弹等舰载空中兵器。
这次研发不能简单地沿用之前的模式,而是要专门针对地效航母的特点,设计新一代的作战系统。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超高速截击机和红星一号战略轰炸机。
但是这两个东西一个是用作本土防御的,另一个则是更适合用来进行远程轰炸。
地效航母飞行器主要进行的是局部战争,所以还需要进行单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研发工作。
歼击机是一种专门用于与敌方战斗机进行空战的短航程战斗机。
它机动灵活,爬升速度快,主要任务是在前线获得局部的空中优势。
歼击机的典型特征是机动性强,航程短,携带武器较少。
但是,现有的歼击机的航程和载荷都不适合地效航母这种大型海空平台,需要专门研发新型歼击机。
这种舰载歼击机需要适当延长航程,增加载弹量,同时确保充分的机动性。
截击机是一种高速的战术战斗机,主要用于在本土领空拦截和歼灭敌方战机。
它要求有很高的飞行速度,能够快速爬升到大高度,使用空对空导弹进行远程攻击。
截击机适合执行防御性任务。
然而,这类截击机的作战思路与地效航母的远航打击功能并不契合,所以研发独立的舰载截击机没有必要。
轰炸机是具有较强航程与载荷的飞机,主要执行对地面目标的轰炸任务。
根据航程的远近,可以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
战术轰炸机用于前线,任务是打击敌方陆军和后方目标。
战略轰炸机任务是远距离打击敌国工业设施等战略目标。
但是,现有的战略轰炸机航程过长,不适合部署在地效航母上。
所以,需要专门研发新型的舰载战术轰炸机,它航程适中,载弹量足够,既能执行近海轰炸,也能对陆上目标实施打击。
综上所述,配合地效航母这种大型海空平台开展局部战争,还需要专门研制航程中等的歼击机和战术轰炸机。
它们将与航母形成立体打击的战斗能力。这也将是接下来研发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