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开发硬盘和软盘

到时候将它们连接在种花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向全世界展示种花在打印技术上独步天下的实力!

赵学成站在实验室里,看着桌上摆放的打印机和复印机样机,心里涌起一阵满足感。

这两项发明无疑将大幅提高科研和办公的工作效率,对种花的信息化进程意义重大。

但是赵学成明白,要让计算机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光有打印输出还不够,关键是要解决计算机存储问题,实现便携式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如今大部分计算机还在使用老旧的打孔纸带进行数据存储。

这种储存介质容量小,而且不便携带。

纸带上的信息通过打孔的形式编码,要读取信息需要将纸带传输到读取装置进行机械扫描。

这种存储方式有许多问题,容量仅为几百KB,而且纸带易损坏,无法长时间保存数据。

读取速度也非常缓慢,影响计算机性能。

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如鹰酱的ENIAC使用的也都是这种陈旧的纸带存储系统。

数据频繁丢失是计算机用户最头疼的问题。

按照原本那个时空,鹰酱最近应该研发了磁盘存储器,其体积也有几百公斤之重,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安装到大型计算机上。

与纸带相比容量有所提升,但仍是按照MB来计算的。

而且非常不便移动,基本上固定在电脑机房中使用。

赵学成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他要发明一个机械硬盘,实现惊人的256MB容量,同时配套设计一个10MB容量的软盘,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和交换数据。

这在当今世界将是划时代的创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

而如今存储技术还没有形成标准,这是种花一次性抢占优势的大好时机。

根据系统提供的计算机高级工程师技术指南,赵学成开始构思新型机械硬盘的具体设计方案。

与大型电脑用的笨重硬盘不同,他要实现一个小型化的硬盘系统,这样可以内置到个人计算机中,实现真正的便携存储。

首先,他根据指南设计了一个固定转速的盘片旋转系统。

通过高精度的小型马达驱动盘片产生每分钟3600转的稳定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