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震撼的还是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们。
清水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陆教授把论文从头到尾翻了三遍,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我必须承认,赵学成同志的视野比我们所有人都宏大与深远。”
“他把量子计算的概念提前了至少几十年,直接引领我们走向量子计算机时代!”
种花科学院魔都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林所长也不禁赞叹道:“赵学成同志这个论文无疑是开创性的工作,我看未来若干年内,全世界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方向都会被这篇论文所影响!”
原本心存疑虑的学者们,也在研读这篇论文后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与敬佩。
“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思路了,面对赵学成这样的视野与构想,我的研究显然还停留在过于狭隘的层面。”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马教授表示。
“这篇论文绝对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计算机研究方向,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为量子计算机的实际研发贡献一份力量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刘教授也表示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几乎所有看过这篇论文的科研工作者,无不对量子计算机这个构想表示了深深的震撼和敬佩之情。
他们意识到,论文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篇普通的学术论文,它几乎是为整个计算机科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通往量子计算的大门。
有的学者已经开始畅想起了量子计算机时代会带来的变革:
“如果量子计算机成为现实,那么智能、生物信息学等许多领域可能都会因此产生颠覆性的进展。”
“量子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可是经典计算机的亿万倍,这将助推巨数据时代的到来。”
“有了量子计算机,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提高一个数量级,科技创新会更加迅猛。”
一时间,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们都为赵学成这篇开创性的论文所折服。
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构想,而更像是打开通往量子世界的一扇大门,让人类得以触及计算能力的极限。
当然,除了震撼,大家也对《种花科技》刊登的其他论文充满了无限期待——既然开篇的论文已经是这样的水准,那么后面的论文又会有怎样惊人的内容?
众人浏览过开篇的《量子计算机系统设计探讨》后,翻到了第二篇论文,它的题目是——
《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探讨》
第一作者赫然就是火箭专家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