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成关闭了计算机屏幕,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他缓缓站起身,来到窗边,凝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
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他脑海中成型——他要研制一种全新的雷达系统,以增强高速截击机的侦察和追踪能力。
他设想的这种高空截击机,作战高度将达到30,000米。
在这样的死亡高空,现在的摄像头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必须依靠雷达进行搜索与追踪。
但是,普通的机载雷达目标探测距离和分辨率都有限。
在复杂的高空环境下,靠目视根本无法实现对小型高速目标的识别和截击。
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截击机的战斗能力。
此外,这种高度还将遇到云层阻挡,对光学设备造成严重干扰。
高速的敌机在云层中穿梭,更是难以捕捉。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赵学成认定必须装备一套性能先进的雷达,这套雷达必须能够实现数十公里外小目标的识别,并可透视云层捕捉目标动向。
合成孔径雷达,这个词掠过赵学成的脑海。
作为一项尖端技术,它可以实现远超普通雷达的探测与成像能力。
但这项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完全自主研发实现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这项技术在前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鹰酱,最初只是一些科学家的理论构想。
到了70年代,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才制造出第一台实验性的合成孔径雷达,用于航天飞机的对地观测。
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实用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赵学成有信心要将这项尖端技术实现国产化。
有了精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飞系统给的飞机技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超级工程师技术。
有了这些东西的帮助,其实只要有材料他都能搞出来。
这套雷达一旦装备在截击机上,将可实现数十公里外目标的清晰成像,届时截击机就如长了一只鹰眼, 鹰酱的侦察机想要悄悄入侵领空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学成迫不及待地坐回操作台前,启动计算机开始设计。
合成孔径雷达需要两个离得较远的接收机,通过信号处理实现虚拟大孔径,获取高解析率的目标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