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政务大楼外,萧垣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座宏伟的建筑矗立在城市的中心,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萧垣站在大楼前,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他文思如泉涌,当即创作了一篇百余字的诗歌。
……
他一步一句地念了出来,将心中的感慨与敬意都融入其中。
孙玲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她的眼中也闪烁着敬佩与骄傲的光芒。
孙玲听到萧垣的诗歌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感受到了那首诗歌中蕴含的大气磅礴与深邃情感,决定将其牢牢记住。
然而,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她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烟盒的锡纸,用随身携带的钢笔记录下了这首珍贵的诗歌。
回程的火车上,孙玲突然对萧垣提出了一个惊喜的建议:“我觉得你在国家政务大楼外作的那首诗歌很适合谱成曲!”
萧垣一时有些错愕,他没想到自己随感而发的诗歌会被孙玲如此看重。他疑惑地问:“什么?”
孙玲笑着从包里拿出那张记录着诗歌的锡纸,开始轻声念诵起来。萧垣这才明白她的意思,不禁有些惭愧地笑道:“阿玲,这就是我随感而发,没想到你居然记录了下来。”
孙玲微笑着,开始拿起笔在锡纸上谱曲。她的手指在锡纸上轻轻跳动,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半小时后,她轻轻唱起了自己创作的曲子。
萧垣被这首歌曲深深震撼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诗歌在孙玲的巧手下竟然变得如此动听。
他激动地抱住孙玲,兴奋地说:“阿玲,这首歌曲真好听!”
孙玲害羞地红了脸,她谦虚地说:“是你的词好,才让我有了创作曲的思路。”
突然,火车上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人站起来说道:“小伙子、小姑娘,你们共同创作的这首歌曲真是太棒了!我觉得你们可以投稿参加国歌评选!”
车厢内的乘客们纷纷附和,称赞这首歌曲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激昂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