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置不仅地位崇高,而且责任重大,主管着军事生活和军事思想等关键工作。
尽管未来他将不再直接参与军事训练和行动的具体执行,但马文龙对此早已有了清晰的认知。
他明白,自己的职责将更多地转向幕后,为果敢同盟军的未来发展和壮大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和组织保障。
在决定弃暗投明之前,马文龙就已经预见到这样的结局。
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看好的是果敢同盟军的未来。
在与彭昌龙见面深谈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信,果敢同盟军将在彭昌龙的领导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马文龙知道,彭昌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他年纪轻轻,却拥有果敢坚毅的性格和雄图大略的胸怀。
从踏上掸邦土地的那一刻起,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在证明这一点。
掸邦之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
紧紧团结在彭昌龙主席的身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彭昌龙自己也在用行动证明这一点。
他带领果敢同盟军从最初的2700平方公里的果敢县一路扩展到如今的25.7万平方公里,占据了缅甸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同时,果敢同盟军的人口也从最初的20万增长到现在的1400万,占据了缅甸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些辉煌的成就都是彭昌龙领导有方、英明决策的结果。
它们不仅证明了彭昌龙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也证明了马文龙的选择是明智的。
马文龙相信,只要彭昌龙继续带领果敢同盟军前进,缅甸的乱局终将结束。
而结束这一切的,必将是这位少年英雄。
如此,马文龙心甘情愿的做后方工作,也算是安享自己的下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