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菜根谭》确是一部形散而神不散的、富于禅意禅趣而又兼糅了儒道意识的处世恒言。《菜根谭》的首句箴言为: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菜根谭》的末句箴言则为: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民。丝毫不落世情窠白,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这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让我们把握住了一个关于内外兼修、实现自我的成功者的逻辑圆圈。

智慧之重要,之难得与难能可贵,一.如数学公理之重要,就历史长河来看,都是不待证而自明的。可喜的是,智慧如盐,单调乏味,但它的加盟,却使所有的味道都得以激活,得以更鲜活,而其中的养分,更是不在话下,并在天长日久中体现出来。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时处处在忙碌中透露出浮躁的时代,智慧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对照孔夫子的人生年龄设计,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少现代人“有志于学”的年龄已早于十五,少数成功者的立业也在“三十而立”之年前。但在这之外,又有几人能真正“四十而不惑”呢?现实中不乏-些曾经春风得意、曾被公认为聪明无比的成功人士,落入了诸如“39岁现象”、“59岁现象”之类的俗套陷阱中,旁观者也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智慧,非不是因聪明而反被聪明误的聪明。聪明是天生的,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是个体的慧根;智慧则是后天熏陶与培植的,是靠相应原则与信念构建的大厦,是个体的慧根长成的参天绿荫,可以超越时空,泽及无数后来...所以.即使是小小幼儿,人也尽可以夸赞其聪明;而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妇,也不一定就是智慧老人。成功的终极精神因素,就是智慧培植的开发与扩行。因此,把心性练大,把心力练强,提升自我的智慧,就是一切追求成功者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史载,两千多年前,老子出关后写出《道德经),是“不知所终”“一这一幕。写出了《菜根谭》的洪应明,同样也是“不知所终”一这一幕,发生在大约四百多年前。智慧的思想与信念不死的角度来看,老子、洪应明们是“不会有终”的。可见,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真正缺乏的是智慧,而智慧却是获得最终成功、实现自我而且能使成功者笑到最后的充分条件。

经典如死般地躺在书架上,依然鲜活的唯有智慧的思想与信念。所以,当先哲们已化为宇宙的尘埃时,他们那些智慧的思想与信念,依然存世,依然在后世成为驱逐黑暗与愚味的火炬。所以,通过阅读经典去寻找大师!在那里,即使找不到可望一劳永逸的全面结论,但还是能够找到闪光而又深刻的智慧之光,依然能给寻找者带来心性上的享受,激发相应的思幽怀古之情,引起的浮想联翩,把握人事成败的沧桑,真正领悟成功的真谛。所以,我们说:“古人不余欺也。”

智慧又是简洁的,难的不在于知道不知道,而是在行动上。对此,古人曾表达出类似的意识:三岁孩童也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可见,智慧的践展,在于拒绝一念之差的行,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笃行。所以总是:一是少部分人因此而成功,二是大部分人因此而平庸,三是少部分人因此而失足。

《菜根谭》是部有字的大文章,人事成败却是部无字的大文章。你、我、他,或是这大文章中的一章、一节、-一段,或是这大文章中的一句、一字、一符号。所以,我们总结成功人士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之所以能避免失败的个中奥秘,有以下几个关键:第一、要确立高远的目标,“立身要高一步立”。没有哪个成功者是在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