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汉唐古城遗址、古代墓葬以及伊斯兰文化遗物。
唐代诗人岑参边塞诗中多次提到轮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疑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脱口背诵最后两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其实,岑参的70多首边塞诗中,“轮台”出现数次。诸如“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轮台城头夜吹角……四边伐鼓雪海涌”等。岑参为什么对轮台情有独钟呢?
出生在官僚贵族的家庭,且生长于“开元盛世”的岑参,先后于749年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和754年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的身份两次出塞,他成名的边塞诗皆创造于第二次出塞。
据查证,公元104年,汉武帝两次挥师西征,西汉朝廷便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要道上的轮台这个地方,设立西域都护府,天山南北从此成为中国的领土。
唐太宗击灭西突厥可汗后,设立轮台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载,“仅取汉轮台为名”,唐朝的轮台新城却筑于白水涧道北口的乌拉泊湖边。“白水涧道”不仅是准噶尔盆地与吐鲁番盆地之间的连接线,更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如今依然是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两城市间,乃至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涧道北端连绵的群山之间有一片宽阔的谷地,纵然有碧蓝如镜的乌拉泊水库和杨树围抱的农田,苍凉的戈壁草原依然是这里的主角。荒野中,静卧着一片一里见方的城垣遗址,这里就是当年岑参驻守的轮台古城。
1200多年前,从这个遗址东行210公里,便到大唐北庭都护府的治所庭州城;向西则可通往碎叶,也就是大唐的安西四镇之一(今吉尔吉斯斯坦国北部)。
岑参曾先后在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供职,戍边6年有一半时间在轮台城塞度过。而扼守天山南北通道的轮台,不仅是身系大唐西域稳定的屏障,也确保着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轮台县公安局外面的雕像,汉将模样,没搞清楚雕的是谁,应该是与轮台历史有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