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前后经过了3年时间,马援终于平定了交趾叛乱,岭南地区基本平定,之后,马援暂留下来整顿治理,直至建武二十年秋才班师回朝。

马援是东汉时期着名的武将,他戎马一生、征战四方,立下豪言壮志:“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相传,当年,马援南征交趾击溃叛军后,沿海南下,率兵到了白马井,当时正是夏天,沙滩荒芜,炎热似火,人渴、马也渴,一时找不到淡水解渴。

马援将军的坐骑是一匹大白马,它发现滩漠中有几棵龙须草,当地人称“茆”;于是白马长嘶一声,奋蹄踢挖,不久,一股清泉从草根下涌出来,全军人马都有水喝了。

后人便凿井饮用,还建起伏波庙供奉,至今香火不断,这个泉水不断冒出来,惠及白马井周边居民,如今白马井镇是儋州第二大镇,白马涌泉也成为了着名的儋州八景之一,如今,白马井泉水依然清澈。

这段历史,明朝的唐胄在《琼台志·山川》有载,后伏波将军乘白马刨沙得泉,因为井,去海涛才四十五步,其味清甘,乡人于井上立伏波庙,渔民出海捕鱼都会来祈求平安。

马援在儋州留下了诸多传说和遗迹,如白马井、伏波将军庙、洗兵桥等。因其对儋州的影响深远、功德无量,被当地人当作大英雄,并建立伏波庙加以供奉。

据《儋县志》记载:在军队沿原路返回时,士兵们因入山日久,水土不服,不少士兵生病死亡,幸存者也全身生疱疮,又痒又疼,肚涨黄肿,路过打敖岭,见一处巨石嶙峋,绿树成荫,又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清澈见底、鱼虾悠游,马援将军见状,下令安营,官兵纷纷下溪洗澡,洗涮兵器。水溪水如神水般神效,洗后疥疮结疤痊愈,皮肤不痒,洗过的兵器也净光如新。

见此情景,马援高兴地操起丈八长矛,对准一块大石壁,刻下“洗兵桥”三字,愿洗净的兵器从此入库收藏,此地不再用兵。

当时,当地山民用刚熟的黄皮犒军,官兵吃后脸不再浮肿,马援品尝后赞赏不已。如今,儋州黄皮成为享誉全国的热带特色水果。

当年军队休息的地方如今已变成良田,“堪笑云台书大将,何如马井涌甘泉,白马奋蹄留胜迹,涌泉甘液播芳名。”这两句写在“白马涌泉”门楹的诗,展现出当地群众对伏波将军马援的敬仰和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