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师父下的死命令。

他听到了白艺的感叹,自然地搭话:“白老师您合作过,教过的天才很多啊,阿桀应该不算什么吧?”

白艺透过车内后视镜不满的看了一眼陈鸣延:“剧组开机之后你来过剧组吗?”

“你都没看过第一桀的表演,瞎评价什么。”

怼完陈鸣延,白艺又自顾自的说:“我接触过的天才是很多,但第一桀比他们更天才。”

“在他面前,业界那些以天赋着称的演员个个都是歪瓜裂枣。”

“那种随心所欲的控制力,那天马行空又贴切无比的表现力,还有那仿佛真实存在的情绪……”

白艺看着窗外连成一条线的街景由衷的赞叹:“看他演戏仿佛像在看真实发生的现实,而不是表演出来的故事。”

“他的每一个镜头都能让我恍惚,好像我不是在拍戏,而是在记录正在发生的真实。”

陈鸣延开着车有些咋舌,也有些怀疑:“阿桀他好像是第一次拍戏吧,第一次就这么厉害?天赋型演员?”

作为幽州电影学院的优秀校友,陈鸣延的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表演的各种标准。

学院派属于按部就班的成体系的表演,像外行人常说的表现派,方法派,体验派之类的。

但其实学院派演员不会分的这么清楚,而是什么好用,什么用的习惯,什么适合自己,就用什么。

像这三种表演理念,有的人可能三种混着用也不会冲突,反而很和谐,呈现的效果也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的人只用其中一种,就能拿出很不错的表现。

让他用别的反而会别扭,不适应,表现平平。

不过归根究底,每一个合格的学院派演员都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表演体系。

另一种就是纯粹的野路子,天赋派。

他们没有经过学院派那种系统的学习,没有相应的知识来支撑他们的表演体系。

这一类的演员在演戏的时候,纯粹的依靠本能。

有时候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演,但镜头里的他们就是那样演了。

然后效果拔群。

学院派的演员跟这些天赋演员对戏的时候常常无所适从,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是不会按他们学过的那样去表演的。

对于学院派演员来说,可能天赋演员的每一帧镜头都属于一种意外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

天赋演员常常能拿出让学院派演员望尘莫及的表演。

原因很简单,学院派太能演了,太想演了,但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表演相对于天赋演员的表演,落了下乘。

因为他们演的再好也是在演,而天赋型演员,常常能混淆表演的界限,演得不像是演的。

陈鸣延猜测,第一桀或许就是这种天赋型演员。

“天赋型演员?”白艺当然比陈鸣延更清楚这些理论,但是他否定了这个猜测:“我接触过的那么多天赋型演员,不乏功成名就的影帝影后,但在我看来,他们都不如第一桀。”

白艺回忆着说:“他的第一个镜头就展现出了非常成熟,非常自然的表现力,而那个时候的他甚至连剧本都还看不太明白。”

专业的影视剧本由于文字体现内容模式的差异是有一定阅读门槛的,它并不像散文或者小说那样,只要识字就能顺畅的阅读起来。

没接触过的人要看懂剧本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这也是现场表演时,导演或者编剧常常停止拍摄然后开始给演员讲戏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近几年,太多所谓的流量演员涌入行业,这些流量演员大多都是文盲,识字都难更别说看懂剧本了。

这些人演戏,基本都是像提线木偶一样,导演编剧让他们睁眼就睁眼,让走路就走路,表演?

他们能做出一个自然的表情都是‘奇迹’。

第一桀一开始都是跟着白艺或者现场那些幽州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学习了很久才能正常的阅读并理解剧本。

然后,他的天赋才真正开始展现。

“最开始那几天,第一就像我带过的每一个初学者那样,需要依靠导演的引导和讲解来构建所需要呈现的表演。”白艺说着好像看到了那让他惊叹且刻骨铭心的表演:“但是很快,他超越了自己,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那是一场表现角色绝望,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戏。”

“这场戏本来有很多台词,通过这些台词构建角色的情绪。”

“但是第一桀出人意料的没有说任何台词。”

“没有人认为那个时候的他是忘词了。”

“因为在我们的大脑出现这样的想法之前,我们的眼睛先看到了他的表演。”

“那张脸并没有太多表情,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