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艺对于任聚的保证不置可否。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这样的保证没听过一千遍也听过几百遍了。
但真能说到做到的,少之又少。
娱乐业,攒一个项目简单。
有点启动资金,拉几个人,这项目就攒起来了。
几万,十几万都够拍一部戏。
投入多少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花钱。
小项目容易,因为那点儿钱没几个人会放在眼里。
少了这些妖魔鬼怪,项目也就好做了。
但是大项目不一样。
甚至都不用多大的项目,只要启动资金超过百万,那你的项目里基本上一半多都会是各种妖魔鬼怪。
要不就是资方塞进来的关系户,要不就是各种关系进来的人情往来户,还有那种打算拿你这个项目赚点其他钱的不明身份人士。
这些人有些是攒项目的人为了项目拉进来的,有些是自己挤进来的。
其实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那个能力。
白艺见过太多重要的位置被没能力的人占据的剧组了。
编剧演员是重灾区。
动不动就有各种不知道怎么进来的人把原定的人选顶掉。
要是有能力也还罢了,只要项目能保持水平继续,忍忍就过去了。
但百分之九九点九九的情况是,原定的人选很有能力,但顶掉他的那个人,是个废物。
这样的废物过去是很少的,大多是投资商煤老板看中的女朋友情人之类的。
就算顶了位置,多半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剧组还能从其他方面弥补一二。
影响不大。
但是后来,业界熟悉的煤老板们没钱了,投资商也更新换代了。
废物的种类就变多了,顶掉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从煤老板时代的花瓶,渐渐的,开始染指戏份多,能力要求也更高的配角,乃至主角。
后来,他们甚至带上了自己的狗腿编剧,顶掉原本的专业编剧,更改本来已经写好的剧本,让他们的角色更符合他们那屎一样的思维逻辑和审美。
然后把一个好本子活生生篡改成一坨大便。
就这样,项目完成了。
却已经不是最初设想的样子。
白艺跟过很多这样的项目,最开始的攒项目的时候,都和任聚一样拍着胸脯保证,决定没有一个环节会拉胯。
结果等项目开始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不拉胯的环节。
这都还算好的。
最惨的是那种,各方面都很不错,稳稳当当开始拍摄的项目。
就在满心满眼以为这次稳了,但等拍到一半,幺蛾子来了。
顶位置的来了。
在业内,想要做好一个项目,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白艺做了半辈子,真正各方面都不算拉胯的项目也就碰到了两个半。
刚好就是他提名奖项的那三个。
之所以说其中还有个扎眼的半个,是因为那个项目,拍到一半导演被顶了。
这次更惨,被顶了也就算了,顶人那个还是个挂名的,基本就没进过剧组。
后面的戏都是执行导演副导演制片人演员和他,几个主创商量着来的。
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独裁的艺术。
几个人商量着来,也许意见上统一了,但实际操作下来,却并没有真的统一。
那种若影若现的由于每个人风格不一样而导致的违和感充斥着片子的后半部分。
这样的片子显然是拿不了奖的。
提名也都是托了前半部分的福。
白艺的人生经历如此,当然不会对于任聚的保证真的产生什么期望。
但他又确确实实有所心动。
毕竟六扇门背书这五个字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大的诱惑。
这五个字意味着,一些敏感题材或许能够涉及,一些特殊拍摄方式或许能够触碰。
在业界,题材,也是奖项评选时的重要因素。
这个题材不是说家长里短,悬疑推理,科幻武侠这样的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