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山河一中读书,徐父就不能去窑厂卖苦力,守着家里几亩薄田度日。
徐乐家的情况,吴少华通过与前者初中班主任联系,有所了解。
徐乐满脸写着“认真”两字,缓缓说道:“我认为陈兵可以当班长,他比我合适。”
教室里顿时像油锅里滴进一滴水,顿时热闹非凡。
“陈兵是买进来的,成绩那么差,他当班长不行的!”
“他进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当我们5班的班长,小孩子过家家吗?”
“当班长的人选,至少是凭分数考进来的吧!”
……
徐乐的建议令吴少华也有点意外,他反问徐乐:“为什么你认为陈兵能胜任班长的职位呢?”
“他自我介绍时的发言,符合我对读书的定义,我读书就是想改变家庭的命运。”
“读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读书是为了不重蹈覆辙父辈的命运,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所以,我认为陈兵比我更合适当班长。”
徐乐刚说完,夏长林站起来,大声说:“我反对陈兵当班长,一个疯子担任班长,太丢人,岂不是显得我们五班没人?”
“我也反对!”
“我赞成!”
“我弃权!”
教室里闹哄哄一片。
吴少华扫了几眼,关于陈兵担任班长,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成绩好的学生鄙视学渣,觉得陈兵不足以服众,不足以代表五班。
第二种情况,觉得谁当班长都可以,于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选择中立。
第三种情况,则是班级里的刺头,成绩排名靠后,认为陈兵属于他们这一类。
“陈兵,你自己是什么意见?”班主任征求他的意见。
“铃铃铃!”手机来电铃声响起。
同学们认为是班主任的手机在响,看了一会儿,见吴少华没接听,而是盯着教室后面看。
55名同学,目光齐刷刷地盯着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