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盖着干净的纱布,热气腾腾。
柳恬恬偷偷的打量,张立冬是个脸圆圆的男孩子,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眯成一条线,给人一种温和憨厚的感觉。
年纪不大,十八九岁的样子,眼神很清澈单纯,眼里有活,来了之后,忙上忙下的,一刻不停。
刚到正午,民工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的涌过来,熙熙攘攘的。
柳恬恬瞬间回到了学生时代,下课铃响,学生们冲向食堂的场景。
今天的菜肴多了更多的选择,每个人都很开心,端着米饭,端着菜,坐在桌子上大吃特吃。
有性子活络的,还主动找柳正欢聊天,夸奖他厨艺有进步。
柳正欢忙着打饭打菜,意气风发,满脸笑容。
慧明学院离的远,要走三条街。等那些穿着长衫,满身书卷气的学子来的时候,不少民工碗里的饭菜都见底了。
学子们放不下身段,去和民工们抢座位。
站在一旁等着,眼睛却瞟着木盆里的菜肴,生怕一会儿没得吃。
柳恬恬拿出竹碗,对学子们吆喝道:“公子们,我们今天准备了很多的菜肴,你们都能吃上。
我这里有打包用的竹碗,用开水煮过,干净卫生。你们不愿意等的,可以花一文钱买这个竹碗,把饭菜带回学院去吃。”
学子们见竹碗做的精致漂亮,民工有增无减,越来越多,害怕一会儿真的吃不上饭,像前两天一样空跑。
纷纷掏一文钱买那个竹碗,柳恬恬收了钱,将竹碗分发下去。
有个脸皮白净的书生小声问道:“我,我明天带这个竹碗来,能不能不收钱。”
柳恬恬一愣,这竹碗虽说不结实,用个三五次还是可以的。而且这是纯天然的竹制品,不存在化学污染。
笑眯眯的道:“那你记得洗干净哦,最好用热水煮一煮。”
书生红着脸嗯了一声,不敢和柳恬恬对视,着急忙慌的去选菜肴。
三十个竹碗一下子就没了,没有买到竹碗的学子,只好等民工们吃完,有了位子,这才坐下,大口大口吃着微凉饭菜。
时间紧迫,顾不上形象了,要是回学院迟到了,会被夫子们打手心。
半个时辰的功夫,所有的菜肴一干二净,木盆里只剩下一些汤汤水水,几人又没得午饭吃。
柳正欢感慨道:“这些学子比我预计的还要多,回去要让二爷爷多做些竹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