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我现在没有心情和你开玩笑!”
楚立对他说道:
“我也一样!”
接着,楚立将自己的想法才详细的说了出来:
“亚历山大教授,要准确的知道撒哈拉合适变成现在这样的大沙漠,可以让沙子自己告诉我们!”
他指着不远处的沙丘说道:
“在撒哈拉,每年都有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沙尘暴。”
“但想要研究沙丘形成的时间,却困难重重!”
“因为沙子几乎时刻都随风移动!”
“风能堆起沙丘,亦能刮走沙丘!”
撒哈拉无时无刻不被风吹拂的沙丘
他摊开双手:
“既然想想通过研究沙丘高度反推沙漠形成时间这条路不好走,那我们和不换一个思路呢?”
“换一个思路?”
老教授喃喃道。
“对!”
楚立说出了自己思考的那个设想计划:
“我们何不追随着风,直到吹起的沙子旅途的尽头!”
老教授闻言顿时猛地抬起头来!
他的脑海中仿佛已经隐隐约约的触摸到楚立的思路了!
“沙子……”
“旅途的尽头吗?”
他呼吸急促的重复着,但眼睛里的兴奋之光却越来越亮!
此刻,仿佛有一道门就在他眼前!
只要一推手就能看见无限光明!
“是的!”
楚立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仿佛此刻不是在描述一个思想实验,而是真实的撒哈拉形成的历史:
“粗砂里因为沉重,移动缓慢,所以当风吹来,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无尽沙丘!”
“但是,还有那些更加细微的沙尘!”
他指着大西洋方向说道:
“那些如同尘埃般的细沙足以被强风带到大西洋里!”
撒哈拉基本可以算是蓝星上沙尘最大来源地!
左边蓝色是大西洋,右边是沙丘,中间黄色是天上飞的沙尘暴!凑合看
它所带来的沙尘暴何止飘散在大西洋啊,甚至有不少沙尘飘洋过海曾将欧罗巴和北美大陆都染成一片土红色!(真事,滑雪圣地瑞士曾被撒哈拉沙尘将一片白雪世界染成红雪)
“你是说……”
老教授已经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不错!”
楚立点点头道:
“每年吹向大西洋的沙尘,大部分都会沉入海底!”
“那里,”他平静的声音里蕴藏着某种巨大的能量,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里的海洋沉淀层,是蕴藏着撒哈拉历史信息的宝库!”
“历史遗迹和传说难以评判真假,远古化石难以准确时间。”
“但是——”他的声音逐渐提高:
“海洋沉淀层却不会骗人!它会忠实的记录每一年落下来的沉淀物质!”
“去吧,教授!”
楚立看着老教授的眼睛说道:
“你不是对我们的推论接受不了吗?”
“现在只需要一台钻孔机,穿过一层层的海底泥土,不到10米,我们就能获得至少200万年以来的历史信息!”
“每一层的沉淀物都是一个时间胶囊!”
楚立的验证思路,简单粗暴!直接用一根钻管在海底插下去,带一管子泥层出来,就什么都清楚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信:
“如果真如你们这些主流学界所言,撒哈拉沙漠几百万年以来都是如此,那么应该每一层都有沙尘落入!”
“不过,”他轻轻摇了摇头:
“以我进入撒哈拉以来的这些经历来看,教授——”
他平静的说道:
“起码最近2万年,并非如此!”
这一刻,没人知道,浮现在楚立脑海中的是一条鱼!
那条本不该出现在摩罗歌小山村中的东非鱼!(260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立此刻已经彻底想通了!
当年远古时期的撒哈拉,应该真得遍布水网!
而这些古老的水网,甚至还一直在地下运行至今!
这才让那条原本应该生存在东非坦葛尼喀湖的慈鲷鱼出现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西非小山村!
对面的老教授此时只剩下浓重的呼吸声了,他此刻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经验丰富,楚立所提出的设想和验证方法刚说出来,他就已经在脑海中推演了几遍。
除了最后结论还不不知道,但整个实验设计思路,以及实验原理简直无懈可击!
虽然这个验证原理简单到令人发指!
说白了就是,大家想在撒哈拉中通过各种研究推演撒哈拉的形成时间,但都众说纷纭。
因为不管是研究沙子还是研究石头,都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
任何一块石头做定年法检测,都有至少千百万年的历史!
但楚立却独辟蹊径,偏偏不选沙漠,反而选择海洋作为研究对象!
而大西洋肯定历史远比撒哈拉形成要久远的多!
海底沉淀物也不像沙丘那样被强风一吹,挪来移去的,不仅极其稳定,甚至还能将研究时间精确到10年为单位!
这个实验几乎用不到什么高深的学术素养和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一所普通的地质大学的本科生就能搞定。
但是,偏偏这么多年了,从没有人提出这个思路!
直播间里的许多观众们激动纷纷发弹幕道:
“卧槽,我居然听懂立哥的思路了!我是不是一个被埋没的地质天才?!【激动】”
“你是个宝才!”(方言:傻里傻气的憨货)
“啊!学了大半年的地质学了,第一次发现我听懂了!原来地质实验原理这么简单啊!【狗头】”
“这就是教学本来的样子啊!最接近实际的一门课,老是在哪教室里背课本怎么学得进去呢?主播真特么牛批!【大拇指】”
就好像当年托勒密研究天体运行轨道,以地球为中心,结果将包括太阳以内的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描述的复杂到几乎没人能理解!
不能说托勒密当年计算出来的天体模型是错的,但如果是以太阳为中心的话,那么整个天体运行规律就变得如此简单明了!
右边是托勒密的地心说天体轨道,左边是日心说天体轨道。不能说托勒密是错的,但复杂繁琐的一批!
学术上很多问题历来如此,隔着一层膜就怎么也想不透!
可一旦捅穿,才发现原来如此简单!
“呼——!”
“艾瑞克,”
老教授眼神复杂的看着楚立,再次向他发起邀约:
“来剑桥吧!”
“你的成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网红冒险家!”
仅凭这个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眼前这个大夏青年就值一个副教授!
更不要说他那无与伦比的考古幸运值!
这样的人才去当什么网红,简直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