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独战群雄

“目前我大商朝歌,执天下文学之牛耳,已是文化之都!”

子受扫视全场:“今日,吾以普通文士身份,挑战滨城文人雅士,可敢应战否?”

真的敢挑战啊!

满朝文臣跃跃欲试,目光看向国主嬴兆。

只要嬴兆旨意下来,他们就要和子受分个高下。

嬴兆也是个好胜的主,人家都挑战到眼前了,焉有不应战的理由?

“各位就随意切磋一下吧!”

子受向着嬴兆拱手:“嬴国主,烦请做个评判。”

得到嬴兆的应允,子受面向满朝大臣。

“我这比试分为两场,一为比试作诗,请嬴国主现场出题,愿意比试的人都可以现场成诗,优者胜出。”

看到都没有异议,子受接下去说:“一为比试作对,愿意比试的人,每人出上联,我对不出算输,全对出来之后,我再出上联,你们有一个人对出来算一轮平局。然后你们再继续出上联,我全对出来再出上联,直到一方无法对出,算失败。”

这回不单是没有提出异议的,大家都暗自吃惊:一对多?

我们每人出一联,他都得对上。

而他出一联,我们所有人只要有一人对上就行?

看大家都安静下来,子受再次向嬴兆拱手:“请嬴国主现场出题。”

嬴兆看向子受赠送的宝剑,随口道:“剑!”

嬴国主已出题,众人开始搜肠刮肚。

子受略一沉思,随口吟出:“剑逢侠士呈,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己难一人。”

这是《增广贤文》里面的几个句子,子受略一修改,就念了出来。

反正大商时期不怎么讲格律,只要诗的意境到了,一切都ok。

结合此时情景,向侠士呈剑,对会人吟诗,本没什么的。

但是后两句,虽是常理,却有讽刺之意。

仔细推敲,就可以分析出,虽然这么多人和我比试,但没有一个人算得上知己。

言下之意,所有人都不算侠士,都不算会人!

啥都不算,敢在我面前亮剑?敢在我面前吟诗?

在场众臣,都是聪明人,岂能听不出诗中隐喻之意?

怎奈一时之间,他们也做不出更好的诗作来压倒子受。

只好暗地里吹胡子、瞪眼珠、磨槽牙、捏拳头……

也有才思敏捷者,现场做出几篇诗作。

但无论从内涵还是主旨,都没法与子受的诗作媲美,意境就更谈不上了。

这属实是为难他们!

要知道,子受可是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

而他们在大商时期,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还没成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