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后来的这两项政令顺理成章的又成为大商朝堂热议的话题。
要是有网络的话,肯定是要上“热搜”的。
因为子受的政令,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置祖宗礼法于不顾。
更加是狠狠的动了王亲贵族的利益!
为官本来是他们的专利,这普通百姓也能为官?
“这简直是胡闹!”
“寿侯这是要造反吗?”
“必须严加惩处!”
“大商的害群之马!”
一群大臣愤愤不平,直呼寿侯大逆不道,不为人臣,不为人子。
朝堂之上,帝乙铁青着脸,心里那个气啊!
子受就算做得不对,但你们这些狗日的,当着爹骂儿子,也不怕我扒了你们的皮!
怎么,这次又要逼宫吗?
要我斩杀自己的儿子吗?
帝乙虽然不看好子受,不想让他成为储君,但并不表示他不疼爱这个最小的儿子啊。
年前年后,子受的孝顺懂事,送给自己的棉衣棉被的情景历历在目。
舍身救父,手托横梁,那个英武身姿多少日子都萦绕在脑海里。
慷慨陈词,历数祭祀给王权带来的弊端,那种能言善辩的自信。
还有慷慨的拿出八十万两白银的大手笔。
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咋咋呼呼,谁能有这个能力?谁能有这个魄力?
商容最擅长察颜观色,早已摸透了帝乙的心思。
聪明的他立即上前:“启奏大王,寿侯再怎么胡作非为,那都是在自己的封底,按大商律法,侯爷在自己的封底有充分的自由,就连朝廷也不能干涉!”
帝乙总算找到了一个台阶,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
他是尴尬啊,众臣要求严惩,可他并不想。
此前罢黜子受的储君之位降为寿侯,本就是借题发挥,给大王子腾位置。
这已经让帝乙感觉对不起子受,还想找机会弥补呢!
还是商容比较看事,不愧本王的宠爱!
“嗯,那依商爱卿的意思,此事应该怎么处理?”帝乙似笑非笑。
商容道:“臣下以为,寿侯之所为,并不违法,但寿侯毕竟是王子,其行应为万民之表率,大王可以下旨进行严厉斥责,至于寿侯最终如何做,是他的事,朝廷不宜采取强制措施。”
帝乙点头,当堂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