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经营,徐城富甲四方,兵强马壮,已经没有人敢于窥视觊觎。
微水之东,峄城,就是现代的枣庄市,原是商朝诸侯封地,由于东夷叛乱,此地不愿归附商朝。
殷受盯上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土地肥沃,依靠微水,非常富足,必须纳入到大商管辖范围。
而且徐城的铁矿区就紧挨着峄城,让殷受非常不自在。
殷受决定攻占峄城。
不过,在殷受决定进攻峄城的时候,遭到了巫神的阻挠。
不仅是大商都城,每一个诸侯小国都设有祭祀神社,巫神受到无上的尊敬。
巫神在商代权利非常大,几乎是无事不卜,像用兵这样的大事,他们的卦象才是最终的决定!就算最高统治者决定了都不行。
但殷受的前世可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管你什么牛鬼蛇神?
很快,由殷受起草的讨伐收复战书就递送到了峄城。
殷受要通过一次酣畅淋漓的战斗,让自己的队伍快速成长!
这年,殷受刚满十四岁,他身穿一身红色棉甲,率八千徐城军亲征,“束发翩然横刀马,人王凛凛厉鬼神。”
峄城守军仅有五千,紧急四处求援,得附近几个诸侯国相助,凑集两万兵马,在峄城以南的古邵列阵对峙。
看着眼前的敌兵阵仗,殷受顿感好笑,这真不够打的。
此次带领骑兵五百,其他全是步兵。
殷受亲自擂鼓,号令五百骑兵部队和五千步兵推进,开始一步步的向峄城盟军逼近。
五百米。
三百米。
一百米。
八十米。
此时峄城方面弓箭手发射,成千上万的箭雨落下。
殷受仍然不慌不忙的敲着鼓点,士兵们还是缓步推进,箭矢射到他们的棉甲上,纷纷跌落,没有造成丝毫伤害。
五十米!
互相都能可以看见对方的表情了,气氛空前紧张。
峄城方面首先开始挥军冲击。
殷受战鼓声发生变化,“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只见五百骑兵以楔形队伍冲向敌兵阵营,而步兵就地列阵岿然不动!
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这就是五百骑兵的威猛!
而这边,五千步兵抵挡住了一万多敌军的冲击,他们无惧刀砍、不怕枪刺,那些粗制的青铜武器,根本无法破开铁盾和棉甲的防御。
徐城步兵齐声呼喝,亮出大刀,一刀下去,敌方的青铜剑就断为两截!
而他们的青铜甲胄和皮甲,在如此锋利的大刀面前,形若无物。
惨叫声此起彼伏,战场形势一边倒。
还没等徐城步兵号令冲击,峄城盟军就萌生退意,扔下满地的尸首,开始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