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平疑惑道。
“咱们能用多少柴火啊,就是可劲儿收,有个一二十丈柴火就顶天了,这能帮助多少人啊,而且一二十丈柴火够烧两三年呢。那明年还有逃难的到交道口这边儿可怎么办呀?”
秦淮茹一琢磨。
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这也不过是她烧火时的突发奇想。
“也不是不行啊,我再去南锣鼓巷那边儿问问,要是也有像咱们家似的,不烧煤炭的,不是也能参与到这里面。能帮一点是一点啊!”
赵黎平略一沉思。
无奈的摇了摇头。
觉得这个方法应该成不了。
却道:“你尽可能收吧!就拉到咱们院子就成,但是有一点可得说好,不能乱砍乱伐,不能破坏珍贵树种。”
秦淮茹道:“那太好了,咱们按照多少钱收合适?”
赵黎平反问道:“那现在媒多少钱一吨!”
秦淮茹一翻白眼。
“黎平哥,煤炭哪有论吨卖的,街道办这边儿给的平价煤是两毛五分钱一百斤,非平价煤是三毛二分钱一百斤!”
“那就是五块块钱一吨呗,咱们柴火按照一丈柴火三块收,有多少要多少!”
秦淮茹皱眉道:“那咱们岂不是亏死?”
赵黎平撇了撇嘴。
“你也知道呀,就这么收吧,谁让我家宝贝想要帮助别人呢!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逃难来的也没有牲口,一天也弄不来多少柴火,但勉强弄个温饱还是可以的。”
有一点赵黎平并没有说。
从1958年开始大炼钢铁之后。
煤炭会越来越紧张。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从烧煤转烧木柴。
所以无论是三块或是五块收一丈柴火,是不会亏的。
当然,这个时候的确是没有卖柴火的,毕竟这时候的人都有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冬天取暖烧柴的问题,一般都会自己解决。
能够趁着逃难人员到四九城。
人口资源低廉的时候,大量收获一些柴火,也省了赵黎平不少功夫。
虽说赵黎平与秦淮茹已经不畏严寒。
但是能在暖和的环境里。
总比待在冰冷的环境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