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厢情愿

远处紧接着传来了“校长大人万岁”的声音。孤独的一声十分中二,一旁不少人笑他。但,也有人跟着他喊。喊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王铮辉的来湿润了眼眶,他想起了曾经自己也是这么的书生意气,如今实现了罢。

王铮辉也曾经是孩子,在那个生产力更加不发达的年代,能有一个读书人,都是一整个家庭做出了数不尽的舍弃的成果。他倒是幸运,是官二代,祖上苗正根红,也有些权力有些钱,能够让他在黑暗里仍一身正气,通过学习走上更高的位置。

作为校长,他权倾四野,逐渐取缔了通过资格性选举产生的校委会,而是将学校变成了独裁制。作为补偿,他向父亲大人哭诉,说服了区长每年多拿两千万拨款来用于教育。事情办的很“愉快”,更是果断。区长“乐意”出资两千万。

父亲给王铮辉说区长的“乐意”,王铮辉又破口大骂:“妈的,这个崽子自己不知道贪了多少钱在两河的教育事业上。为什么两河天时地利,但是干不过树木,不是资金不足,就是思想不愿改进,就是副校长、校委会对学习,对教育的偏见!这区长,亲戚不少,半个新区都是他的房子,人人都和他一样,要什么教育,要什么发展,要什么强国?都他妈回家种田去吧!”

“别激动嘛!中央的网马上就撒下来了。”

工资的事儿还没落实,区长倒是落马了。新上任的区长刚上位,就立刻全力支持王铮辉对两河区第一中学的教育改革,认为任何高中都应该向一中“看齐”。

新的区长转运资金,老师们的工资都涨了两千。

“两千啊!一个月又能买半平米!”

原区长因为贪污腐败,被执行死刑。临行前,他望着刑场外山那边的新区。

之后,王铮辉打着为老师减负的名义取消了晚自习,削了作业,压缩了早读,和供书商通过合同上的漏洞指控对方违约,双方不再合作,一中也不再进购更多的卷子。

他打败了副校长:餐厅外包,90%的持股人是他的儿子,员工无一不是他的亲戚或一个村的。他威胁副校长,如果不把餐厅交出去,就去查他的账本。副校长压抑着自己的怒火,把餐厅的事情搞完了之后,带着自己的公司就从学校跑路了。临走前,他还不忘痛骂几句王铮辉,说他是狗粪里长出来的一只屎壳郎,不会管学校就会耍官威。

他炒了后勤处处长,因为他用修电灯的钱买车。

隔壁学校行动的慢,他们想看笑话,想看这个十几年没有出过一个名校的学校哪里来的底气说什么享受教育。

年后,十几年没有出名校校友的一中走了七位名牌大学生。

“醒醒!”猫拍了拍熟睡的男人。他慌忙的收拾东西离开了泽卡,一句话也不多说。

【(2021.12)什么时候光能洒到我的家乡啊?】

【(2023.12)万分有幸,有生之年我也能够看到我的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了。王铮辉果然不是书上的人物,而是众多学子和教师内心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