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光,怎么可能会在两个黑洞上吸附着?”
你站在超市的货柜前,拿起了一个苹果。手里的苹果在物理层面不会同时出现在你的手上和超市的货柜上,但在哲学的角度上可以认为它同时的存在于你的手中和商超的货柜上——在你还没有决定购买它前,它注定仍然是一个待出售的货物,应当呆在货柜上。但是,你确实拿起了它来判断是否要购买。这或许难以理解,或许更加能够被反驳,就像同样的光,会吸附在两个黑洞上一样。
黑洞与折跃门不同,它不是一个折跃体,其内部是广袤的宇宙空间,比图特勒尔将其称为黑洞空间。在黑洞空间中同样拥有大量的“星门”,这些星门串联着不同的黑洞,物质和能量也在星门的四周扩散,并重新聚集在奇点的内部。
与我们的认知不同,黑洞的内部十分明亮。它与宇宙截然相反,以白色为底色,点缀七彩斑斓的颜色。舰船进入黑洞就像来到了天堂,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明亮、洁白、纯真,而星门则黑暗无比,里边透露着星光。这些星门散布在黑洞之中,有的也散布在边界上。它或许是因为引力的扭曲自然形成的。在这里,舰船倘若不被比图特勒尔空间潮汐锁定,就会在眨眼间穿梭到百年以后。
进入黑洞需要找到边界上的“星门”,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虫洞”,它是一个真实的洞,作为二维的平面躺在微曲的黑洞截面上。它们大多十分渺小,远距离无法被观测。舰船穿过虫洞来到的黑洞与舰船直接越过边界进入的黑洞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进入了黑洞内的空间,在其内部能够发现其它的星门,后者则踏入了一片混沌之中,万物被奇点吸引,朝它汇聚。在舰船最大承载能力边界的范围之外,它们仍然能够逃脱黑洞——黑洞也存在于空间之中,而折跃则游离于空间之外,主观上来讲,折跃要比黑洞高一个维度。
往常的舰船寻找星门都是通过探针扫描虫洞,随即进行穿梭,在另一个星系中依据比图特勒尔的星图确定自己的位置。大多数虫洞都是稳定的,但是少部分的虫洞容易坍塌。坍塌的大多不长久,而不会坍塌的则长期存在。能够找到一个容易坍塌的虫洞,远比发现夸克星更加幸运。
这种探索的效率极低,使得比图特勒尔在寻找蓝葡挞星系和帽子系之间的黑洞时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派遣了五十多个勘探编队。
那么,“同样的光,怎么可能会在两个黑洞上吸附着?”
首先,黑洞不是折跃体,它们不会既存在于一个星系,又存在于另一个星系,这从大小黑洞互通上就能够看得出来。但其中的虫洞是折跃体,它既存在于一个黑洞上,又存在于另一个黑洞上。
引力边界的周围有一层汇聚着大量的光,这些光飞速的围绕黑洞旋转。光是信息的载体,倘若现在的我们去到四十多亿光年外的地方,就能够看到地球的诞生。黑洞上的光承载的信息是巨量的。小的黑洞不足为惧,但像是主宰整个黑洞级星系的黑洞所拥有的光信息是庞大的,是十个比图特勒尔都难以计算的。比图特勒尔很早以前就掌握了这一技术,从黑洞上捕捉光来研究一些星系的诞生和发展。倘若这项技术没有炉火纯青,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同样的光,怎么可能会在两个黑洞上吸附着?”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黑洞是否为折跃体,但这一常识问题很快就被推翻了,这从大小黑洞上就可以看出来。紧接着,这群科学家们想到了虫洞。它们起身前往虫洞四周,观察上方流逝的光芒。若把黑洞这一光层比作流动的云海,虫洞就像是旋涡。不断的有光芒掉落在它的口袋里,飞到世界上的另一个地方。
“博士,我们知道了光的去向,但我们怎么知道光是如何来到这个黑洞上的呢?”
“再看一看。”谷米尔德这样说。
第一天,它们没有观察到光是如何从虫洞里溢出的。第二天也是这样,第三天也是这样。直觉告诉谷米尔德,光不会就这样消失不见,也不会进入黑洞的奇点,它们一定出现在了黑洞的光层上,否则就不会在两个黑洞上看到同样的光。
【同样的光出现在两个黑洞上很正常,因为承载着事件的光不是唯一的。就像你喝一口可乐的这个动作,会以锥的形式扩散至宇宙空间中。其中一部分被捕捉,形成了多层涵盖着相同信息的光。这也是黑洞上的光解密起来比较麻烦的原因之一。而且,谷米尔德已经确定了这两个黑洞不可能被同一个光锥涵盖,一是因为黑洞距离太过遥远,光抵达这里必然会消散。二是黑洞自身的移动速度并没有那么快。三是两个黑洞其一在空洞星群,另一个在东南星群。】
谷米尔德认为是光层太过明亮,而从虫洞溢出的光太过黯淡,导致肉眼无法观测这样的光。于是他提议向科学院借用探测仪。但是这一过程十分的繁琐——科学院有很多的探测仪,但探测仪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曝光同一个地方来获取宇宙信息。谷米尔德曾经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他是一个坚定地黑洞解密学派人物,认为应当通过黑洞来揭示宇宙的奥秘。现如今,他主动申请探测仪的使用,自然是遭到了对立学派的猜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谷米尔德,你当初不是信誓旦旦的说这辈子都不想看到探测仪的吗,怎么现在又要借了?”
“我有重大的发现!”
“好吧好吧。”另一个教授不耐烦的说,随后将自己的私人探测仪借给了谷米尔德。他倒不是真的想要看看谷米尔德出囧,只是出于对科研精神的热爱罢了,因为他也知道谷米尔德的能力。
就这样,谷米尔德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了黑洞表层流光的探测。对于黑洞的探测,比图特勒尔是十分重视的。在比图特勒尔管辖区域内的黑洞星系,大多只架设单向的星门,这些星门也大多只有组织科研团队可以穿越。谷米尔德并不属于组织上的团队,他只是学院里的科学领袖之一而已,他对黑洞的研究大多在星球上,距离十分遥远。而这一次,他要申请近距离观察黑洞,这需要组织的批准和技术支持。常年不食人间烟火的谷米尔德认为这件事情会很麻烦,做好了等待十年的准备。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的申请上报给社统后,第二天,他只是被传唤到科学院谈话,谈话结束后,组织便借给他了一艘科研舰船和通行令,为他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做好了准备。
比图特勒尔的科研舰船十分稳定,尽管谷米尔德不知道它是什么型号。谷米尔德基本上没有上过舰船,他更多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里远程观测无人舰船不远万里传输而来的数据。当他踏上了“星空级”力场侦察舰时,被合成人奥拉吓了一大跳。
谷米尔德借助探测仪,成功的发现了虫洞中央的光束溢流,这一现象后来被命名为“谷米尔德流光”,记入了比图特勒尔的里程碑。
借助不同黑洞上的同样的光,3633年,上合部宣布开启星系大勘探计划,将上万艘勘探船派送至帽子系、蓝葡挞、银河系和仙女座,勘察黑洞,收集黑洞信息,并逐步的得到了散布在四星系之间的虫洞脉络。至此,谷米尔德的名声打响了整个比图特勒尔,受到了万人的敬仰。
不过,探测仪和黑洞之间的争吵,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关于他们的争论,已经不是比图特勒尔复兴的主要问题了,无论是哪一个方向,对于科技强盛的比图特勒尔组织来说都是值得尝试的。比图特勒尔的人们看到了一样的光吸附在不同的黑洞上,也将会看到曾经属于他们的盛世,再度在他们的心中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