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余锦州弹奏的那首曲子,正是那首与前世肖邦《降E大调夜曲(Op.9 No.2)》。
只不过不同的是,有着60%的相似度。
乐曲初始,听众们的神情中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好奇与审视。
余锦州以舒缓且轻柔的旋律作为开篇。
这与前世肖邦那首曲子的情绪递进方式别无二致。
也在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
林澈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不由自主地缓缓闭上双眸,思绪仿佛被牵引着,瞬间置身于一个万籁俱寂的静谧夜晚。
这种静谧之感,恰似为整首曲子奠定了沉思的基石,引领人们在这宁静之中,开启内心深处的思索,探寻着情感的幽微之处。
熟悉的旋律风格,打开了林澈记忆的大门,让他回想起肖邦音乐中独有的浪漫与深邃。
林澈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在不知不觉间,沉浸在这流淌的乐声里,思绪随着旋律起伏。
余锦州虽然对歌曲进行续写,赋予了这首曲子一个新的生命力。
在原本经典的旋律中,余锦州还融入一些巧妙的变奏,时而在节奏上加快,时而又在和声上做出调整。
林澈一边聆听,一边在心中暗自分析。
他惊叹于余锦州对经典的理解与创新,同时也在思考这种改编在音乐表达上的意义。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他心湖,泛起层层涟漪,让他越发沉醉在这由余锦州演绎之中。
然而,
现场的一些钢琴爱好者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神情专注,似乎在竭尽全力分辨这首曲子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
不少人听着这开篇的旋律,情不自禁地小声嘀咕起来。
“这曲子开头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好像和前年余大师弹的那首有点像呢?真不知道后面会怎样发展。”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士轻声说道。
身旁一位女士微微点头,接话道:“嗯,真心希望后面能有点新创意,可别只是简单地搬运经典,改几个音符就来糊弄大家。”
这时,另一位听众忍不住插了一句:“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单看余大师这旋律和编排,也只能用一个‘妙’字来形容了。”
座位上,林澈忽然紧闭双眸。
仿佛那些讨论声似乎并未对他产生了一丝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