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你过来看看这件。”
“过来,这件也挺好。”
“我看这件不错,你换上试试看。”
......
每件我都看过,但却都不想要,我想象得出自己穿上这身衣服的样子,但是画面让我不敢想象。
“唉,嫂子,还有其他衣服吗,最好是蓝色的。”
“妈妈,我不想要蓝色的了。”
“你不是最喜欢蓝色吗?怎么现在要换别的颜色了?”
我没有回答妈妈,又开始在一排排衣服之间看了起来。
“那件灰色的吧。”
“灰色?你个小屁孩穿灰色的干啥,跟个老头似的,蓝色的好看,咱们买蓝色的。”
“我不,我就要那个灰色的。”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任性,但是在我的想象中,似乎只有灰色的适合我了。倒不是因为有多好看,只是相比于蓝色或者其他颜色,灰色的存在感最低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也是想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免得被他人注意,讨论起一些关于我的话题。
比如,那个小伙子家里是做什么的?
......
衣服挺合身的,价格也可以,刚好一百块,为了避免妈妈不同意,我也就没换下来,装作很喜欢的样子。
然后又买了裤子和鞋,一身一共二百四十六,但是妈妈砍价砍到了二百二十块,外加几双鞋垫。
当妈妈正打算付钱的时候,我抱着一件衣服过来了。
“妈妈,我看这件衣服你穿着挺合适,你快穿上看看。”
“我不买衣服,你又不是没见过满衣柜都是我的。”
“那些衣服年纪比我都大了吧?”
“瞎说啥呢,比你大那还能穿吗?”
“我不管,你先试试再说嘛。”
......
半个小时后,收银台上又多了一套女式衣服。
“嫂子,真不能再少了,五百三十块已经赔本了。”
“哪有这么容易赔本,凑个整,五百块得了。”
“嫂子,真的不能这么卖啊!”
“叔叔,今年学校给我发了五百块,要不我拿五百块,让我妈妈拿剩下的三十块吧。”
“学校发钱了?是给你的奖学金吧,林林,在班里考第几啊?”
“班里人都没几个学习的,运气好考了个第一......”
“好啊,好孩子,今天叔叔就收你们五百块,就当给你发个红包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搓了搓头,没说话,扯了扯妈妈,让她赶紧付钱。
“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好好疼你妈妈。”
“行了行了,孩子不禁夸,那我们就先走了啊。”
“好啊,下次再来啊。”
“要不再送几双袜子吧?”
“...行......”
妈妈心满意足地拉着我离开了,多亏我说了补助金的事,不过也确实只有考得好的人才能拿到,也不知道学校是怎么想的,好像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没有穷的一样。
后来我和妈妈又去了一趟童装店给弟弟买了一身衣服,回来的路上顺便买了一个烤地瓜。
卖烤地瓜的人我见过他好多次,以前赶集的时候经常见到,他是一个瘸子,一个残疾人,有一次我看到他的烤炉坏了,有人跟他说“叫我一声叔我就帮你修”,卖烤地瓜的却摆了摆手,让他赶紧走。
我想起了小学的一篇名为《尊严》的课文,不知为何就和眼前的画面联系起来了,看着他一瘸一拐地站起来,带上手套看看哪个地瓜熟了,拿起来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