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张桂康对陈长安的评价

他很清楚,有争议才有关注。

在无数眼睛的关注下,别人想抢他的功劳,很难很难,别人想动他,也同样很难很难。

这就是一种权术智慧。

再比如双林商港的股权改制问题,让吕州四百万老百姓共同持股,那也是一种极具争议的做法,当初曾引起省里的高度关注。

诸如此类的“争议”还有很多很多。

可以这么讲:

陈长安执政生涯里的每一个关键点,都把“争议”两个字发挥到了极限。他成功利用“争议”点,把全省目光都聚集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就是个明星式的干部。

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他的生与死,时刻都被人关注着。

这种环境下,只有两种人会盲目地挑战陈长安:一种是没有政治觉悟的平庸之辈,另一种就是姚涛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公子哥。

“只要陈长安不犯错,没有人动得了他。他是个争议性人物。谁动他,谁就会陷入舆论漩涡。”张桂康一脸无奈的样子。

姚涛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天下哪有不犯错的人,只要扒开来找一找,一定能找到亮点。”

“那你找到了之后再来找我。”张桂康直视着姚涛,又补充了一句:“另外我想提醒你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不能以干掉对方为目的。干掉他,如果你也活不下去,那这场博弈便没有赢家,你也是个输家。”

“张大省长,不到走投无路,我是真不想干掉谁。”姚涛转身走向阳台,望着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你看那座金融大厦,108层,如是它不幸倒塌,轰隆一声,会砸死多少人?为了不让它倒,我只能把刨地基的人干掉。”

“陈长安才刚升到市长,在吕州最少还要待个五年。五年后,我们这些人可能都已经退居二线,未来的汉南省会是什么样的格局,谁也不知道。你现在就想动他,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你完全可以在五年时间内抽身而退。”

“让我退出汉南省?”

“这是最安全的做法,你要明白一点,叶承平为什么坚持要查肖元山?他就没点顾虑?他敢查,说明那不是他一个人的意志力。”

“看来真的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啊,留不住。”

姚涛感慨万端的笑容中,蓦然间多了一丝无奈之色。

他转身又问张桂康:“水能覆舟,亦能载舟,你从政治角度帮我分析分析,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陈长安的毁灭力量转化为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