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种番薯还是种人生?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做完这一切李程开心的前往了京城。

家庭的牵绊,故乡的思念都藏在了云端。

不管万里漂泊,仿佛一抬头就能看到那心底的思念。

而陈琳又怎么经历过这样的告白?

现代诗的魅力就是在于他既具备直白的理解。

同时也能拥有朦胧的意境。

这首致橡树,

本来就是舒婷当初为了追求一种男女平的的爱而作的现代诗。

他说男女的爱情就应该是木棉花和橡树一样,互相扶持,共同承担。

平等互助的爱,才能长久。

然而听完这首诗的陈琳却问出了一个灵魂的问题。

她是带着哭腔在那头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哥,北方的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

“呜,呜呜!”

这回李程才反应过来,于是就只能发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

好好的安慰来了一番。

但陈琳也听出了这首致橡树的情义,本来就是挺开心的。

只不过是逗一逗李程而已。

之后,没多久,李程来到了京城。

那早些年间被拆除的京城城墙旧址上,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

似乎仅仅百年间,那入侵的联军强盗就只能去那座圆明园中寻找他们的犯罪证据,

但在这城墙之下,六百年前却有一个人扛着民族的未来。

用生命扞卫了身后的这座城。

让大明不至于步两宋的后尘。

为那位冒进小皇帝擦干屁股。

他是一个名臣,他也是一个猛将。

他更是华夏民族的脊梁,他是于谦。

回到京城的李程先是去拜见了唐教授。

在唐教授的家里,他们师徒俩聊着那本大明王朝1566的剧本。

聊的不亦乐乎。

连师母都说他们师徒俩都快着迷了。

而之后李程说起他用于谦来交这次作业。

唐教授表示非常的赞同。

“在华夏的历史上,有才华的如过江之鲤,不胜凡数。”

“而有品德的也不在少数。”

“但如同于少保这帮德才兼备者那就寥寥无几了。”

“小程啊,希望你能讲好这个故事。”

“也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像于少保这样坦坦荡荡的人。”

“老师,我必不辜负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