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霸王合同

“虽然你的店很特殊,技术占比特别高。”

“但你这个5%的分红,和我们的预期差距也太大了一些吧?”

“其实也还好……”

张杨从另一个角度解释道:

“你们如果走出传统的餐饮门店投资思维,把我当作一个高成长性的科技公司来投资,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因为我们现在说的一个门店投200万,大部分指的房租、转让费、装修费、进货成本等等硬性投入。”

“但这家店能赚到钱,最大的核心不是装修,不是服务,不是营销,而是从我这里给出的独家供货。”

“没有我的供货。”

“那就是一家耗资200万,生死未卜的普通门面。”

“有了我的供货。”

“那就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产出效益的黄金铺面,估价说他是2000万一家也不为过……”

“而且啊,我刚刚举例说一个月200万的纯利润,只是最为保守的估值而已。”

“现目前的鸡爪、鸡腿,只是我的初期产品。”

“回头等我食品加工厂投入运营了,陆续推出新产品,到时一个月300、500万的利润都是小意思……”

最后这句话。

算是说到了三人的心坎上面去。

因为按照他们私下做的数据模型,现在这家“张记卤菜”一个月的纯利润将近千万。

虽然分店的生意不一定会有总店这么好。

但是有张杨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托底,一家店300、500万的月利润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但5%的利润分成……

这的确是太低太低了!

最终,还是宋娟提出了一个张杨没有谈到的问题:

“对了,我们200万本金的分摊周期是多久?2年还是3年?”

“恩?”

张杨当即愣了一下。

他和静姐、卢红薇都是框架性的口头协定,只简单谈了个分成比例,甚至都没有聊到过合同的具体内容。

这个本金分摊,张杨之前听苏雯说过。

就是200万的本金,约定好两年24期或者三年36期这种,每月当成运营成本分摊进去。

成本是成本。

按照约定的固定时间,以每月固定额度的方式返回给股东。

分红是分红。

每个月根据经营情况,分红都会有所不同。

小主,

“这个……”

张杨的确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不过刚好可以用这个话题,借坡下驴给他们一点讨价还价的空间。

“这个我随便,2年3年都可以。”

“不过如果你们愿意把分摊年限拉长,我可以多给出1%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