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董厨子对这个年轻人头脑里的想法是越来越好奇了。
“手里有钱了,当然是把他花出去啊!不然,放在那里也不能生钱,你说对不对?”
“花出去?”
“我有个同学是搞大棚的,这几年种植草莓蔬菜小赚了一笔,天天在电话里得瑟。我准备让他在我们村里也搞二十个棚子,他负责技术和销售,我们找人来种。大棚的钱我们村里出,等大棚收益了,我们再赚个租金钱。后期村里人有钱了,也可以把大棚买回去。”
一听这话,董厨子面露难色。
“你这同学靠谱吗?不会和之前来我们村里的那些人一样吧?”
“我之前和他说过了,利字当头,白纸黑字的合同必须要签,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找人来种就行了。”
“找什么人呢?大家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啊!”
“村组干部一人一个棚,剩下的十二个棚子找能吃苦的党员。”
董厨子还是有点担心,再次问道:“你同学真的靠谱吗?”
李波目光坚定,肯定地答道:“董哥,你要相信我!我这个同学,是我花了很多功夫才劝说过来的。从大的方面说,我是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我是在用我自己的关系为我的前程铺路。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我是不会去尝试的,一旦失败了,也有损我的形象嘛!”
听了这话,董厨子下了很大的决心,咬着牙说道:“村里都他么穷成这样了,再不拼一把,下一代只会更穷。哥哥这条老命就跟着你干了,是死是活,听你的了。”
第二天,在经过一天的磨嘴皮子,也终于让所有人下定决心种植大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种植草莓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改种反季节大棚蔬菜。虽然大家都没在冬天种过这玩意,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开始种反季节蔬菜了,也只能咬牙坚持了。
这期间,李波的压力很大,不单单是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也有来自政府领导的担忧,毕竟之前很多村也种过当季蔬菜,结果就是产量很高收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