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原来的几个乡镇,除了书记、乡镇长之外,其余的党委委员和副镇长还继续在那,面上没有派别,实际是存在这个乡、那个镇的,谁也不想原乡镇的干部在调整中吃亏受累,所以现在的乡镇班子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一个干部。也就不好调整、也不敢调整中层干部了。”
“是这个理,根子还是在乡镇干部调整。但是县直也不能吸纳这么多富裕干部啊?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孙宗远考虑下,回忆前世合并乡镇的那些故事。
“我有点建议,首先是县里吸纳一批,这个得设个坎,是按照职务还是任职年限,组织部门拿个意见比较好。其次是乡镇多设立职数,比如设立统战委员,再多设置一个副书记,对于年龄大的可以进乡镇人大政协,一个乡镇设置三四个人大政协副主任,还是消化一批干部的。”
“建议很好,还有吗?”
“以上都是职务略高、任职较长的干部,我看对于年轻的干部还是需要大力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也不能耽搁。”
“关键是职位拥挤啊?”
“我们对于大专或者中专学历不达标的,可以让党校办个大专班,这样也可以给干部腾出两年的空闲期来,两年之后再调整会有机会的。”
“能不能干部提前到五十离岗待退呢?有些地方就是这么干的?”
“这样是浪费人才吧,虽然他们年龄偏大了,但毕竟他们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啊,不用非常可惜了!”
孙宗远摸了摸脑袋说。
三个人都没有再说话,沉寂了片刻之后,王培忠说:
“不离开岗位,年轻人就提拔不起来,事业就没有延续性,离开了又怕年轻人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撑不起来,难处理啊!”
“县直里多安排点,乡镇里也增加点职数,提前离岗确实不合适。”赵云成书记也提议。
“我有个想法,您两位领导看看合适吗?”
“就我们三个人还有那么多的废话,有话快说啊!”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县里不是有要落地的项目吗,我们可以对每个项目成立一个专班,重点大项目专班有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充实进去年龄偏大的科级干部作为常务副指挥长,常态化靠在一线工作,这样也能消化不少干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