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仙峪果脯

还把最好的500多斤送到福山农产品批发市场摆摊批发,结果不到一天就全部销售一空,还签订供销合同斤。

工商执照和检测报告毫无悬念的拿回来了。

果脯厂用了100个工人,全部都是本村的,除了老人个别户之外,基本上是每户有一个人在厂子里干活,村里有什么事情安排,在果脯厂对着工人一阵吆喝就安排下去了。

每日才生产2000斤的果脯啊,不是人不给力,是水果含水量太多,平均五六斤水果才生产一斤果脯。

一斤果脯在市场上成百斤的批发价格是0.9元,市场零售价在1.2元。

孙宗远安排集团公司审计部认真研究了果脯成本是0.7元,含着水果原材料、柴火、人工费、纳税等,纯利润是一斤0.2元。

生产一天村集体收入400元,实际收入是600元(当地果品价格很低,人工费和柴火费都比审计价低不少)。

每个工人一天收入平均2.5元。

一算账,大家都很惊讶:

“这个钱这么好挣啊?”

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啊!

许庆军一边两班倒的加大生产,一边又在村子里找了23亩平展的地方,开始了厂房的扩建。

有钱就好用,一个月的时间一座新厂房就拔地而起。

这次许庆军又听从孙宗远的意见,买来了去核机、蒸煮机和烘干机,产能一下提高了六倍。

每天的村级纯利润就达到3000多块钱,村里了群众有的在厂子里上班,还有的去别处贩卖水果原料或者销售果脯,连以前的养猪事业也被当成了业余工作了。

到春节前腊月二十六放假,远达集团公司义务给村里仙峪食品厂审计了账务,89天的果脯生产量是191吨,实现利润11万元。

还向国家纳税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