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我的养殖场就追求的品种纯正,但是发展的不快的原因,前些日子我提出来这个问题,农学院给出了这个办法,技术很好掌握,需要的时候地区可以请农学院开个培训班,把各县市的技术员都叫过去轮训就可以。”
“要是猪养起来再用传统办法养殖,肯定群众挣钱很少,这就需要饲料厂来大批量的供应混合饲料,全地区只有安阳县8万吨的规模,自己能满足就不错了,放在全地区也不够啊?”
老徐皱着眉头自己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
“爸,这个问题你放心,如果一个县养殖3万头,我就建个3万吨饲料厂,如果10万头就建设个8万吨的饲料厂,猪多了火腿肠加工原料不就不愁了吗?您去畜牧局大力发展养猪,让老百姓致富,我也跟着把销售问题解决了,让老百姓大胆放心的养就是了!”
“你的资金能够保障了?”
小主,
“爸,您放心去干我这里没问题,您才46岁,退休前说不定还能干到副厅级呢?”
孙宗远恭维道。
“呵呵呵,没敢奢望太多,以前觉得干个党委书记就不错,没想到现在都是副县级了,退休前解决个正县也就心满意足了!”
徐百福同志感慨的说道。
第二天李建国和徐百福坐着孙宗远的桑塔纳去地区报到,第二天各自领导班子分工,就如同三个人预计果真是那样分工。
农业局和畜牧局都在沈从德副专员分工之内,他们两个人通过多次沟通,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个意见:
组织各县市到安阳县学习,先是分管副县长和农业、畜牧局长参加,后来又联合地区党校,连续办了三期乡镇分管副书记和副乡镇长的短期培训班,农广校又把全地区的畜牧技术人员和农技人员分别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
孙宗远作为主讲人,忙的就像个孙子!
有的乡镇又组织养殖户代表来红花乡学习养殖技术、看养殖规模、了解生猪加工。
有的组织群众代表来红花乡和刘庄乡,学习荒漠化治理经验,了解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福山农产品批发市场。
……
通过学习,广大干部和群众加深了认识、学习了技术、强化了干劲、放心了销路!
两项工作在1987年不知不觉中开展起来,不到两年时间全地区的荒漠化改造治理全部得到解决,乾河地区借鉴安阳县的“人均一头猪致富工程”,也在三年内完成,1991年全地区生猪出栏量达到780万头,全地区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乾河地区被国家评为:“全国生猪生产基地”、“国家扶贫模范单位”、“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食品出口基地”和“国家商品流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