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第一眼就不禁笑了起来。
因为这首先不是汝窑,而是越窑青瓷。
当然了,其实很多时候汝窑和越窑青瓷一般人是分不清的,本身这两者也是有传承关系在里面的。
但我刚想说话呢,却见这张先生随手抓起茶桌上的白毛巾递给了我。
我这是看的一愣,几个意思?
“梅老师,您先擦把手,我看您刚进来,担心手上有汗,万一手滑就不好了。”
我真是被对方搞的哭笑不得,但也只好点点头接过毛巾擦了擦。
我放下毛巾,再瞟一眼旁边的小武和苏沫。
这两家伙正憋着巨笑,准备看我笑话呢!
我擦完手把刚刚想说的给憋了回去,然后拿起执壶认认真真的看起来。
其实这执壶呢,虽算不得一眼假的东西,但也顶多就是中仿了。
我瞄一眼就知道了,压根不需要上手的。
但我依旧上下左右仔细看起来。
为什么呢?
因为,我若随便看一眼就给个结论,像眼前张先生这样的人,反而不好打发。
说不定还会招到他的严厉批评,说我看不起人,根本不用心之类的。
所以我得装模作样的研究。
而我在假装研究的时候,这家伙嘴里跟放鞭炮似的,一刻都没停下来。
“这件执壶呢,是我几年前去山里面旅游从一户农民家淘换来的。听这农民说,这执壶在他家传了很多代了,至少上百年了。说是他爷爷装酒的……”
这张先生是从执壶的来历,然后又讲到这执壶的器型、品相。
“还有,这执壶品相还是很不错的,我给很多专家看了都赞叹不已的。”
“还有,这瓜棱型的造型尤其漂亮!”
“还有,这是典型的宋代汝窑,级别虽然到了不故宫藏的那些天青釉的汝窑,但也是难能可贵的啊!”
我忍了两三分钟,属实忍不了这家伙了。
我先轻轻放下执壶,然后笑呵呵的道。
“张先生,您稍等等,要不听我说说结论?”
“哎呦!梅老师,您说您说,洗耳恭听。”
好家伙,人家还挺客气,我都不忍心告诉他真相的。
“张先生啊,首先呢,这不是汝窑,这是越窑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