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全新的筹划

劈波斩浪 寒星微光 2936 字 18天前

关美玉一下子头脑混乱,呆在那里。这些问题她无法回答,也无实力回答。她逃避似的上了自行车,用尽全身力气想尽快走远,却走得歪歪斜斜。

工人宿舍紧挨着食堂。护架工宿舍在中间的位置。南北两排板铺上放着行李。古新宇坐在板铺边上,在本上记着什么。

全体护架工坐在南排,码架女工坐在北排,等着开会。他们不时看一眼古新宇。对这个小小年纪,几天前上任,却没见主持工作的这个车间主任有人并不以为意,猜他一定是厂长的什么亲戚,也许只是一个牌位。

九点,吴明带着汪世海和财会人员走进宿舍,工人起身给厂长让座。

吴明坐下后,说:“都坐下吧!”并示意汪世海先说。

汪世海站起来,说:“今天把的大家叫在一起,有两个事儿一是厂长让我当生产厂长,原来的工作由古新字接手;二是对半成品车间工作有新安排,下面让你们古主任讲话,大家欢迎。”说着带头鼓掌,工人中也响了几声稀稀落落的掌声。

古新宇站起来,走到过道中间,面向全体,说:“我叫古新宇,二十二岁,今年五月三日进的咱们砖厂,在北区做护架工。承蒙厂长看得起,让我当这个主任。我说实话,我年纪小,也没主持过什么工作,肯定会有想不到、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坚决改正。”他拿出记事本,接着说,“我来厂时间短,很少去南区,好多工友还不认识。我从汪厂长那里记下了名字,我点一下名,点到的举一手,认识一下。”他从护架工到码架工点了名,并仔细记住,点完名,放下记事本,说:“今天我们才算互相认识了,刚才点名的时候我看了,绝大多数都比我大,还有几个是长辈。以后别一口一个主任地叫,我听着不习惯,叫我小宇就行。我呢,该称叔叔的称叔叔,该叫哥哥,姐姐的叫哥哥、姐姐,我们天天见面,亲切点儿比较好。”工人们听了大部分人点头脸上露出了笑。

“现在,我说说咱车间的工作情况。经过几天的统计和调查,我对车间设施、环境和一些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咱们厂共有架棚九十栋,露天床六十栋,计一百五十栋。护架工人二十五人,每人六栋,码架女二十二人。工作方面,我发现咱们现在管理和维护砖坯过程中,普遍存在共同的缺陷和遗漏,急需改进和完善。一是通风管理不合理。早晚草帘子撂得不及时,延长了砖坯干燥时间,影响产量;二是湿度过大的砖坯,阳光充足时,草帘子不及时回放,做阴干处理,成砖坯裂纹,影响成坯的质量。我和厂长、大窑唐主任共同探讨过,南北大窑一直不能达到饱和运转,而红砖又供不应求。而红砖生产最基础的环节在我们车间,这就要求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勤快一些,及时通风,快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砖坯干燥速度,尽快入窑。码架工也要尽快把空闲的架床及时补满,做到对架棚的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提高成坯产量,尽量满足大密需要,提高红砖产量。至于护架技术和窍门会后我同大家共同探讨。现在我宣布,经过厂长批准,我们车间改变以前的管理方式。首先,更改作息时间。由于早晚撂放草帘子,明天开始采取自由工作时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护架工自主选择劳动和休息时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工作及时,又可以保证充分休息。第二,采取组长监督制度。具体是把护架二十五名工人按架棚位置分成五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这个组的工作。现在开始分组。”他按记事本上事先编好的各组组长、组员名单公布下去,并任命宋春丽为码架工组长,然后说,“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提出来。”见大家纷纷摇头,说,“既然大家没意见,位组长坐到前边来。”等几位组长坐到前排,古新宇说:“你们几位是我根据前几个月产量优选出来的。你们一定要负起责任,带动组员,把产量提上来,你们有决心吗?”五位组长都点头,表示了决心。

小主,

古新宇满意地点点头,说:“我向厂长提出这些方案,厂长十分认可。同时,厂长考虑到大家的利益,决定改善以往的奖励,让我们的劳动得到回报。现在,欢迎厂长给我们讲话。”大伙一听有好事,纷纷热烈鼓掌。

吴明站起来,止住掌声,微笑着说:“我承包这个砖厂快两年了,给工人开会还真是第一次。昨天,我和你们古主任长谈一次,觉得有必要开这个会。首先我要说的是,正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厂子的利润,谢谢你们。”大家又鼓起掌。待掌声落下,吴明接着说,“刚才小古提出的不管是管理,还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批漏和不足,都十分正确,也很关键。半成品车间确实是红砖生产流程最关键的基础环节,决定着产量。正像小古说的,只有掌握护架工种的技术和决窍,提高半成品产量,才能带动大窑,多出红砖,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我完全同意小古的管理方法并支持他的工作。又考虑到,既然多创了利润,就得和大家共分享。现在我宣布新的奖励办法。”他打开记事本,逐条公布,“一,原有的全厂产量第一名,奖金由一百元提高到二百元;二,原有的起额部分由每五百红砖加效益工资由一元提高到一元五角;三,五个组按月总产量选出一、二、三名。第一名组长给予奖励一百元,以下依次是八十元、六十元;四,每小组第一名,奖励五十元;五,码架工效益工资由每五百块砖坯一元提高到一元五角,组长在产量与上月相比提高10%以上,奖励一百元;六,以上各项奖金可同时累计获得。大家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工人们一齐兴奋地高声回答,掌声更加热烈。

吴明把记有奖励办法的一页撕下,交给会计,说:“如果条件满足,下个月的工资按新的奖励方案执行。”会计点头接过去,夹在文件夹内。

古新宇看着工人们脸上流溢的喜色,十分高兴。不过,他也感到了压力,便对全体工人说:“厂长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实惠,我们就不能辜负厂长的厚望,努力工作,把产量提上去。我向厂长下了保证,所有奖励兑现前提是,必须把产量提高10%以上,否则不但什么都没有,还里查清原因,追查责任,在平时,我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论爷们,哥姐们都行。可一旦涉及工作,就必须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如果发现谁有应付工作、混水摸鱼的表现,对不起,该罚的罚,严重的该辞退的辞退,绝不姑息,也不讲请面。”说完,问吴明,“厂长,还有事儿吗?”

吴明点点头,对工人说:“小古是我提上来的,他说的等于我说的,你们要积极配合他的工作。如果有谁不服从管理,影响他的工作,我绝不答应,只好请你走人.当然,我相倍大能跟着他好好干,取得好的效果,把奖励拿到手。散会!”全场又响起一片掌声。

会后,吴明把汪世海叫到办公室,叫他坐下,递给他一杯水。

汪世海问:“厂长,咋突然给工人加奖励了呢?”

吴明说:“是小古提出来的。”

“他提出来的?”汪世疑惑地问,“会上他不说你决定的吗?”

吴明笑笑说:“他这个小鬼头,精着呢!把事儿办了,又给我脸上帖了金。”又点点头,“他真挺会干事儿。”

汪世海也点头:“还真别说,别看他小小年纪,讲起话头头是道。”

嗯!“关明说,”我承包砖厂两年了,也知道干坯供不上大窑的现象,却只想扩大面积。小古却发现了根本原因。他有这方面能力我也没想到,小小年纪很难得。”

让世海点点头,又咂下嘴:“可这得多出不少工资吧?”

吴明摆下手:“我敢说,下个月产量提高不止10%,意味养利润增加四至五万。昨天我算了一笔帐,奖励加起来不会超达一万。”

让世海笑笑:“我还真不会算,这么说还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