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旧报纸(二)

“我和儿子见一面之后,就匆匆跟随部队投入了战斗。松山是滇缅公路上一个重要的支点,谁拿下了松山,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那场仗打得太惨了,往往要我们几个旅打光了才能换掉鬼子一个联队。”

“我们最后冲锋的时候,一颗炮弹落在了我旁边,气浪把我推飞了很远,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在医院里。”

“战友们告诉我,松山我们拿下了。可我儿也没了,最后只留下了这张照片。”

说到此处,叶老爷子已经泪流满面。

握紧的双手不断颤抖着,声音如同枯槁却又激动,强烈的情绪让老人接不上气不断咳嗽着。

青鸟见状连忙轻拍着叶老爷子的后背为他顺气。

被叶老爷子情绪所感染的众人无不动容却又担心着他的身体。

等老人家慢慢缓过来后,他们才仔细阅读报纸的内容,上面其中一段写着:

...当地有7000多名娃娃兵自愿参加后勤工作,年龄在9到15岁之间。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死在了日本军队的手里。

而原本只负责后勤工作的他们,由于本部伤亡太大,最终奔赴战场与日军血战。

他们临行前我采访了一个只有9岁的娃娃兵,我问他抗战胜利之后,你最想干些什么。孩子摸了摸头说,我想回家唱戏曲给大家听。

随后他看着天空,笑着说,不过那时候我可能已经死了...

读至此处,顾南亭也红了眼眶,这两天心中的疑惑也终于被解开了。

他看向远处的松山,火红的落日铺满了山坡,像是烈士们的鲜血筑起了长城,里面不知埋着多少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和叶老爷子的儿子一样,他们在本该读书玩乐的年纪,却自愿穿上军装走向了战场,扛起了这个民族。

“师傅被鬼子炸死,小云和鬼子同归于尽,最后连我儿我也不能保护好,我一生都在辜负了他们了!”

“可这些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等我们可以打赢他们的时候,枪一扔地上投降不打了?还要回家?连畜生都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我杀几个怎么了!”

年迈的叶清林整个身体蜷缩在一起,他掩面痛哭像个孩子一样诉说着自己一生的悔和恨。

所有的疑惑都解开了,叶老爷子当年为何被处分,为何留在滇西隐居,以及不愿别人在他面前提起往事的隐情。

青鸟不断轻声安抚着叶清林的情绪,泛红的眼眶里早已蓄满了泪水,泪珠也随着她无声的轻噎一点点地落下。

随后叶老爷子抬起头紧紧地捉住了顾南亭的双手,仿佛用尽了他毕生的力气。

“把戏曲发扬光大,是我师父,是我妻子,还有我儿最后的愿望,可我用了大半辈子都没做到。你写的《赤伶》和以前的戏曲不一样,也许孩子们会爱听,你们一定要好好唱出来让更多华国的孩子知道戏曲,不要让它没落了!”

顾南亭没有说话,只是紧握着叶清林的双手默默地承受着对方的托付。

他很想为华国戏曲的传承做些什么,只是他脑海里跟戏曲相关的歌曲实在太少了。

“叶老爷子你放心,《赤伶》这首歌我一定会好好唱的!”

最终还是青鸟哽咽着说出这句承诺,她不明白顾南亭为什么不吭声,也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事。

不知不觉间屋外已经围满了许多人,他们有的小声抽噎,有的默默地点起了一根香烟。

而叶清林的故事就这么讲述完了。

为了照顾老人家的情绪,在孔雪的建议下,华央制作组的众人决定今晚一起下厨,留下陪叶老爷子吃一顿晚饭,对方也是默然同意了。

院子里的悲伤气氛很快被下厨的喧闹声驱走,叶清林独自坐在大院里,借着晚霞的余光默默地注视着高耸的松山。

小主,

看着他安详的背影,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

村干部们很快就拿过来了三张大圆桌,开席后叶清林仿佛像下午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但目光变得柔和了许多,讲述了很多他打仗时还有和叶小云之间的往事。

只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叶老爷子的眼睛此时已经变得有些浑浊。

夜里,顾南亭和青鸟是最后离开的,他们告别叶清林后缓步走在村落里。

“真希望能成为叶老爷子或者叶小云这样的人。”

战争年代毫不犹豫地拿起枪上阵杀敌,和平年代又为了自己的信念能隐居在一隅,叶清林的人生轨迹青鸟有些向往。

“那我倒希望你永远成为不了这样的人。”

“为什么?!”

“因为你成为不了才说明你们华国国泰民安吧。”

顾南亭敲了一下青鸟的脑袋,这妮子还真是一根筋。

他这样的科学家和青鸟这样的共和国卫士存在,不就是为了新时代不再出现这样的悲情英雄吗。

毕竟没有英雄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啊。

“啊,也对喔!”

青鸟捂着自己的额头,也反应过来了。

不过顾南亭为什么要说“你们华国”?

翌日

顾南亭和孔雪交待了剧本里的注意事项后,又和有些依依不舍的青鸟道别。

正要准备和魏叔前往机场时,村长匆匆跑过来拦住了红旗车的去路。

接下来村长的说话更让顾南亭的心情跌落谷底。

“叶老想再见一见你...他好像快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