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已经丢了,日本人在上海虎视眈眈,你竟然如此没有远见。”
唐宋有些无语,不是不让过问政治吗?
“二哥,我当然希望咱们的担忧是多余的。不过,比起南京,我更喜欢云城。在这里多安静啊,家家有花,户户安宁。”
“那你还不早些回来,云城也有大学。”唐宋打趣揶揄她。
“我好不容易考上的中央大学,父亲说的没错,你不仅目光短浅,还冥顽不灵,不求上进。”
唐绍元轻声呵斥了他们的玩闹,一家人端起酒杯,喝了起来。
这餐饭,足足吃了一个时辰。酒喝到兴头上,门房说,有人给二公子送的礼物。
众人不免有些吃惊,打开一看,是一件碧绿通透没有一丝杂质的镯子,还有一封简短的信。
唐宋看完,把礼物放在唐初面前。
“你未过门的二嫂给你的见面礼,信上说今日不便不登门打扰我们一家团圆。等你休整几日,邀你出去玩。”
哎,原来是这样。
说起来这个没见面的二嫂,唐初还真有些好奇。
也是云城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跟唐家大伯关系匪浅。比唐初大两岁,跟唐宋也是情投意合。
“二哥,说了半天,二嫂这落款就一个清字。二嫂的姓甚名谁啊。”
“小名清清,大名云宛央。”
听名字,应该也是大家闺女。唐初对这位没见面的二嫂,更加好奇。
“阿初,你还记得你大嫂第一次见你,送的什么吗?”
“当然记得。大嫂第一次登门,还是学生吧。送了我一套珍藏版的古籍,我仔细收着呢。都没让车队送,我一路背回来的。”
唐初知道这古籍的价值,非同一般,有价无市。那时她还小,不知道这其中的珍贵。
随着年岁渐长,她才知道这对于书香门第的重要性。
这份心意,贵在人心。
“你好端端地说这个做什么,阿初刚大学毕业,难道又想让她扎进书堆里?”孟屿嘉笑着斥着唐缙。
“如今她愈发大了,脑子那般聪明,我能唬住她?她可是在南京独居两年的唐三小姐。”
“大哥,你们夫妇就拿我打趣吧。”
笑声连绵不绝,温情满满。
唐绍元喝的微醺,拉着梁伯,相互扶持半生的两人,也去院里叙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