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出去吹吹风。
午后的海风开始带了些许凉意,她随手拿起细嫩的树枝,编出带着树叶的遮阳帽,往海岛背面走。
小伙伴们都在各自活动,各自觅食。
海水每日的涨落潮都是不一样的,受月球的引力影响,一般一天之内有两次,也有个别地区一次。
周期12小时25分钟,一日两次就是24小时50分钟,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日都会推后将近一小时。
有礁石沙滩的区域,在退潮之后,常常会遗留下些许的海生物,包括但不限于中前海区种类,螃蟹,鳗鱼,螺与贝壳类,寄生附着于礁石上的青口与岩牡蛎。
林果小时候在海边小镇长大,家里没人管她吃不吃饭,但是捕鱼的船回海之时,上去帮忙拉一拉网,捡一捡鱼,渔民多数都会分给林果一些鱼或者虾吃。
谁也不指望四五岁的小孩子,能帮上多大的忙,或许是心照不宣的你情我愿。
没有渔船,林果就会去捡搁浅的鱼和螺,螃蟹也有,但是据邻居哥哥说,螃蟹要凌晨时分带个灯,才能抓到。
小林果虽然晚上可以出门,但她没有灯。
从回忆里抽身而退,林果皱了皱鼻子,语气调侃,“长大了,也没有灯啊!哈哈!”
大块凹陷或分层的礁石,经常会有鱼被搁浅。
林果只要从今天开始记录退潮时间,每日的赶海就能固定下来,即使不用下海去找吃的,也不至于被饿死。
现在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水线没有变化,礁石上的水痕仍旧是她投饵时的位置。
林果手里拿着铲子,张望了一圈海平面,水面反射阳光,刺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她眯了眯眼,莫名的觉得这里好寂寞。
空旷的海域,连云都稀少,水洗般的湛蓝天空。
不是她觉得自己寂寞,是说这座岛。
吹了一会儿风,肚子咕噜噜的叫,林果将工兵铲扛上肩头,却被烫了一下。
她边抖肩头,边往有植物的地方走。
地面蔓延着成片的藤本植物,椭圆叶子,叶片却在高温中保持着肥厚,有白色的花朵零星点缀,只有一片花瓣,像个脆筒蛋卷,卷着中间的嫩黄。
叶片和花,都保持得很完整,没有虫害,也没有被阳光伤害,不符合林果常识,所以她没有去碰,只是沿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