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这个信息一起对她开放的还有建造方式。
先前便怀疑为什么建的那么快,且不说运输问题,就说一个"干透"的问题。
普通建造都需要建一段停一段的,这是因为需要等下层干透,否则未定型前动工可能导致内部开裂及塌陷,这些情况一般公司可不想遇到。
那么建造跳板是如何做到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的呢?
这跟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关系,首先它具有速干性,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是低膨胀率,很多东西冲水后与干透后体积有变化,我们习惯称之为:缩水。
确实如此,大部分材料也这样,但现在要求速干,那肯定不能膨胀太多,否则要开裂的。
再者呢,是便宜,可量产;两者都需要满足,否则恐怕无法开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便宜"是指成本价或者叫内部价,外售是多少可不知道喽!
这种事情还得咨询药企和烟企员工,他们门儿清,哦!对了,秦岚也门儿清,哈哈哈……
这些都满足后呢?
以为乱来吗?
前期由人操作时与正常工地建设相似,即:看图、搭架、灌水泥……循环往复。
后面机械工程队接手就变了,感觉更像……打印。
嗯……又不全是,但按照建出来的效果来看,可能微小结构更细致了,这样的话后面建的那部分强度也更高些。
完了!以后建筑工人都得失业!
现在的机械工程队是由假中级AI女娲控制的,并由超级计算机辅助提供补偿算力。
可根据她了解的情况:实际上超级计算机根本没有出手……
连建筑工人的饭碗都没了,以后还有什么活可以干?可别嘲笑打螺丝了,或许十几年以后就没有螺丝打了!
那教师或者科学家这种的话……嗯……她觉得科研还得靠自己,因为AI在这块并没有优势可言,但如果比"已知部分的"数学和编程的话……人类靠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