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妥协(二)

我一看申请报告内容,心里更是吃惊,简直有些不敢相信!江卫华一辈子与法律打交道,公文类的东西自然写得相当规范,他的申请人不是写他一个人的名字,还有他两个堂弟的名字,江卫海和江卫洋清清楚楚地在列!而且江卫海江卫洋的名字还写在前头!换句话说,这份宅基地申请报告是江卫华江卫海江卫洋三个人的!江卫海和江卫洋的户口在湾里,而且一直没离开过湾里,以他俩的名义申请起屋,表面上是抓不住把柄,确实高明!不愧是法律工作者,首先从原始手续上规避了法律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湾里人个个都心知肚明,江卫华耍了个障眼法,瞒瞒上面是可以的,下面的人都一清二楚,他是为三个崽在湾里起屋!其中江卫海是个老单身工,无儿无女,还住在镇敬老院,他有嘛个能力起屋?但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一个人戳穿他,其实戳穿又有什么用呢?他一口咬定,你能奈何吗?何必得罪人呢?反正又不是占你家的地,损失又不是只你一家的!

我想起来了,江卫华这一招是跟大屋黄家黄律师学的,黄律师废湾里几十亩田土建林园,打的就是他父亲兄弟的名义,报告上没他的名字,人家父子兄弟申请宅基地,村里镇里能不批吗?咯回江卫华也一样,耍起了手段,谁会蠢到去得罪人呢?难怪弄到咯多的人签名!

我不是这么好打马虎眼的,忽悠群众可以,对我不要太过于聪明了。我当即找到了漏洞,我淡淡地说,语气却是挺严厉的:“叭叭老人嘎,你老嘎报告真写得好!是我见到最好的一份申请报告!就是把三个人放在一起批地基不合规范,还冇咯甲先例,应该是一个一个地申请!”

江卫华晓得我故意找茬,刚才的得意劲立马消失不见了,他讪讪地笑了一下说:“哦!本来是打算打三甲报告,但后来考虑还是打一甲报告算了,要不找人签名盖章都要找三回,太麻烦家族了!更主要的是我三兄弟准备起一甲四合院,住一起!”

一听四合院三个字,我吃了一惊!之前只在书上电视里见过,都是北方比如北京才有,南方还没有呢,反正白鹭湖还没看到过。听说起四合院老值钱了,有本事盖四合院不是一般人家!江卫华在江家湾也确实不是一般人家!

当然我也不能揪住不放,问来问地会红脸,人家给的理由也蛮充分。我不是江冬生冇理由更冇动力死磕,只要你不找我盖章,不用我承担可能产生的责任,怎么弄都行!我找茬,无非是不想盖章,只要不找我盖章,你就是起栋皇宫也跟我关系不大!

“四合院?白鹭湖都还冇哪个起四合院,那地基比一段的屋要大些,光中间那甲院子就不小了!”这话本来我想问的,却被好奇的父亲给问了。

“也不蛮大,就几百平方,三个人的地基跟坪吧,不会超标。图纸还冇出来,平方还冇确定。”江卫华回答父亲的话,其实是讲给我听。

“叭叭老人嘎,你申请书写地基批在天平坵?那尽是树怎么起屋?”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天平坵是十二组与湖边架打界的地方,也在现在梁彦军建学校的下坡口。那原来是湾里的小菜地,后来被荒了,再后来退耕还林全种上了梓槐树,长得很快,差不多封山了。如果要在那起屋,倒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但心须要毁好几亩林地。毁林这罪名可不小,上面要追究责任的话,轻则罚钱重则坐牢!江卫华胆子真大!

江卫华显然听出了我话里的话,他轻描淡写地说:“天平坵那都是些杂树,冇一蔸正树,除了梓槐树就是些簕树,都是这两年冇作小菜长成的,不算林地!”

“算不算林地不是我们讲了算的,得林业局哇了算,反正退耕还林补助天平坵是有的,那过去一点是湖边架的,那都是梁支书??包的退耕还林,他最清楚,退耕还林是他手上搞的。最好问一下梁支书,我不敢乱来!”我的想法还是尽可能要把梁秋生拖进来,要得罪人也得支书带头。

“主任!你们意思你不同意?”江卫华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你老人嘎起屋我肯定同意!只是有些事我还不清楚,作为村主任我不敢独自作主,我要问下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