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吴良(二)

贺人龙心里发誓,就是筷子插灰蔸里也不帮吴良做事了!自己不做,堂客也不准去!贺人龙六十多了,身体还可以,上工地做小工也奈得何,只是比搭大棚辛苦些,不过包吃还有烟,工钱也硬扎,不用像跟吴良做担心拿不到工钱!

这样过了十天半月,贺人龙发现堂客居然又帮吴良去做事了。原来,贺人龙堂客歇了几天,看隔壁邻绅都在帮吴良做事赚钱,开始眼红了,反正还有工钱没拿到手,不如又去做,到时一块拿也是一样,于是忍不住又干上了。

小主,

贺人龙除了发顿火之外,又能怎样?总不能抓住堂客打一顿吧,堂客想赚钱还不是为了屋里,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不拖累儿女就是帮儿女的忙了!何况堂客哇得也有道理,又不是我一个人帮他做,十多二十个人帮他做,要少钱总不会少我一个的吧。再讲回来,他吴良胆子再大,敢同时少十多个人的钱吗?还不活剥了他!口水都会淹死他!好吧!你要做就去做吧,贺人龙也懒得管堂客了。

就是这样按最简单最节省的方式建大棚,一亩也需要两三千块,吴良一口气首先建了一百亩,也要二三十万,加上种地的开支就更大了,为了筹集资金,吴良便打上了农技站那两间门面加楼房的主意,不声不响地卖给了私人,同时工资能拖就拖,材料能赊就赊,借得到的更是尽量借,虱子多不怕痒,反正成了拐皮带泥的人了。唯一解套的办法是能上面验收通过,早点拨钱下来。吴良的一次性大棚根本验收不上,更别说有补贴了,但人算不如天算,上天还真给了吴良一次翻身的机会。也是2006年年头,衡阳市加耒州市两级领导来白鹭湖镇检查菜篮子生产,白鹭湖镇本来就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吴良的大棚蔬菜无疑成了首选之地。看着一大片大棚,两级领导笑得合不拢嘴,连夸白鹭湖镇农业生产搞得好,主人公吴良更是成了领导关注对象,一再鼓励,衡阳耒阳两级日报电视台也重点采访报道。吴良也抓住机会胡吹,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已经固定了二十多个村民在大棚做事,每个村民光这一项年收入可以达到六千元以上,预计基地一期项目可年产辣椒三十万斤,白菜三十万斤,茄子二十万斤,二期产量可以翻番,其实大棚里的辣椒白菜什么的还只是秧苗,有的还是种子呢。但架不住吴良会吹,待领导们听得身心愉快的时候,吴良把困难抛了出来,希望领导们重视一下,督促政府补贴早点下来,否则严重阻碍大棚基地的发展。

还真灵!领导当即对随同的相关部门领导发话,应该予以大力支持,大棚蔬菜关系到衡阳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

至此,跃进村干部才恍然大悟,原来吴良弄大棚上面还有补贴,光补贴就可以保证大棚的建设费用!何况那些竹子也没花一分钱!几百亩田土又是免费租来的,只要能出产,几乎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啊!说什么年底也要分红了,不能呷独食啊!

冇得一月,补贴就下来了!但吴良总对外讲“补贴还冇下来!”自然还是能拖的拖能欠的欠。最后有人曝料,讲吴良跟跃进村的一个老板在中山合伙开了家路灯厂,吴良堂客也去中山了。那老板是吴良同学,本来人家根本不在乎吴良这几十万投资,目的是带老同学一起发财。

发工资冇钱,投资有钱了!当即帮吴良做工的村民就恼火了,非逼着吴良要付工钱!并放下狠话,不拿钱不干了!其中就包括贺人龙老两口!

吴良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当即就质问贺人龙:“说好卖菜时拿钱,现在冇卖菜,凭吗个给你?就是想给你,我也冇钱!”

老实的贺人龙反问:“你中山开厂有钱了?付工钱冇钱了?”

“中山开厂?开在你屋里?哪个哇我开厂你找哪个要!”吴良耍赖了,不承认在中山开厂。

贺人龙又干瞪眼了,确实欠条上写的是卖菜后再给,现在逼他,他不给也真冇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