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呼啦”一下被拉开,只见老张他们手里拎着网兜,风风火火地朝村头奔去。
杨斌慢悠悠地晃出大门,好奇地盯着他们。
人群中,老刘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杨小子,你船刚回来吧?”
“是啊,怎么了?”
“有俩大老板来收鱼,价格比平时高两三块钱一斤呢,有多少要多少,你还不赶紧去卖货,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话一说完,老刘就紧跟着人群跑远了。
杨斌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要是真像老刘说的那样,能多卖两三块钱一斤,确实好。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过去看看。
现在时间还早呢,等会儿再去摆摊也来得及。
下了一整晚的雪,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手指那么厚了。
屋檐边的冰锥也已经长成了,差不多有筷子那么长。
没一会儿,杨斌就追上老刘他们了。
他们一群人穿过村头,来到了村子附近的小码头。
小码头的路边,停着三辆挺大的冷链车。
冷链车的车轮上,都绑着防滑链。
这大冷天的在路上跑,危险系数不低,尤其是跑长途。
杨斌瞄了一眼车牌号,是外地的。
这时,车旁已经排起了长队,渔民们正忙着卖货。
他们卖的都是些常见的渔货,数量也不是很多。
每家每户也就二三十斤,多的也就五六十斤。
杨斌大概瞧了瞧,大部分鱼都已经翻肚皮了,活鱼少得可怜。
这天儿太冷了,有些鱼刚出水没一会儿就被冻死了。
杨斌站到收购点旁边看了看,顺便听听价格。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来的人越来越多,都排成了长龙。
这些人都是渔村的,平时就靠着小舢板在近海作业。
人倒是来了不少,渔货数量着实有限。
杨斌在边上站了一小会儿,大概的价格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这边的收购价还算不错,但也就那么一两样价格稍微高点。
鱼种不多的话,在这边卖倒是挺划算的。
杨斌船上的渔货品种太多,拿过来批发就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