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老子不行,谁行啊?”
“谁上都行,老子不行!”南子冷哼道。
庖丁感觉这句话很熟,好像刚才南子也是这么说的。
谁上都行,孔子不行!
又投了十几轮,百家圣贤纵横联盟。
形成了儒家、法家、小说家、史家为首的笔杆派,他们支持孔丘;墨家、商家、医家、农家为首的实干派,他们支持墨子;乐家、舞家、歌家、戏家、道家为代表的中立派,他们推举老子;杂家、纵横家、阴阳家的搅合派,谁弱势,他们就支持谁···
庖丁觉得这么搞下去,亿万年都选不出能满足一半人选支持的大祭酒!
旁观席上,扶苏对着身边的张苍、蒙恬、王翦等说道:“我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大禹要废除推举制,改成父子承袭。”
张苍苦笑,蒙恬点头,王翦翻白眼。
最后,还是宋朝这位天机家圣贤提出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选——鲍叔牙!
鲍叔牙跟管仲不同,他不属于哪一派,也不是圣贤,但确实为学宫百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家有不少圣贤骂管仲,也有不少认为管仲其实偏向自家。
法家说他是法商合一,因为他立法,大举支持商业发展;
兵家说他其实是兵家,因为管仲也练过兵、打过仗,还开辟出了以商灭国的新战争模式;
儒家怒喷兵家,说管仲应该是儒家的,因为管仲还提倡“重民、爱民、利民、富民、教民、用民等”, 特别是富民思想,这是大仁···
鲍叔牙则和管仲恰恰相反,他跟百家之道几乎没有太契合的方面,一点不像管仲,似乎包含了百家之道,颇有几分杂家色彩。
但这意味着他不会被各家反对!
而在学宫内,他的威望又正好足够,功劳也足够!
一大批类似庖丁一样,有点厌烦没完没了选举的圣贤们,立刻把手里的票投向了鲍叔牙。
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四大显学很多圣贤,也支持这位大总管。
鲍叔牙这位学宫大管家,不出意料的被各个道脉推为第二任大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