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下的希望

是打过去,还是其余的方式。

众人都忍不住的围了过来,想要看个究竟。

但是他们失望了。

公文里只简短的透漏了句小王爷的话,更详细的文字并没有,只要求各地落实北平布政司发出的条文。

“皇太孙要被废了吗。”

“储君无错,岂能说废就废。”

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不少人沾了洪武二十六年,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的光,那么皇太孙被废,在这场洗牌过程中,还有几人能保住前程呢。

“恐怕朝廷要乱了。”

王允忍不住摇头,一脸的担忧。

“历来换太子,少不了血光之灾,而我朝只怕更甚。”

汉朝的储君,最大的干系是外戚,主要动的是外戚。

唐朝的储君,最大的干系是军队。

宋朝开始,世家消亡,武官失去权利,文臣兴起。

乃至当今明朝。

和未来又不一样,靠着东宫出阁制度,储君和文臣绑定的极深。

现下的洪武朝。

皇太孙虽然不如当初的太子一系,但也是遍及勋贵,武将,官员,读书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外有勋贵将领,内有东宫文官,在士林中名声更是高涨。

明朝的储君,绑定的是整个阶层,而不是某个势力。

“有圣人在,圣人的心意谁能扭转,只要圣人有易储之心,就没人能反对得了。”

听到消息后的右布政使陈嘉突然出现。

众人连忙向陈嘉拱手。

陈嘉走向王允,两人眼神相遇,其余人见状纷纷告辞。

“你怎么看?”

“一则看圣人心意,二则看朝廷动静。”王允叹了口气,“总之不动兵是最好的结果。”

“不动兵?”

陈嘉愣了愣,随后耻笑了起来。

“你呢?”

王允反问。

陈嘉没有表明态度,低着头沉思。

……

山西太原铁道站。

随着军制的改革,火器的日异月新,军队的驻扎离开了城池,而是以铁道为根基。

控制了铁道,就是控制了一切。

在铁道站外的二十里处的兵站,也就是修建的兵营。

十个人一间宿舍。

三间宿舍一个队,其中一间宿舍住十一个人,队长也住在宿舍。

三名什长与队长开会。

年轻的赵宏脸色不好看,“今天是最后的归队时间,如果不能准时归营,我受到责罚不提,你们自己看着办。”

上面的安排和计划,赵宏并不知道。

但是年关的军队轮休,是经历司提前规划好的,总之在今天前,全军所有士兵结束完年假,理应全部归队。

结合今日收到的军令,赵宏心中已经明悟,小王爷要南下入京,恐怕是年前就已经计划好的。

“这小子一向遵守军纪,迟到了两天,恐怕有什么意外。”一名什长解释道。

赵宏没有反驳。

全队朝夕相处,对于每个同袍赵宏都是了解的。

“军令就是军令,超过了限期,我保不住他。”赵宏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