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朱棣的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万两银子的事情,能让许多的工匠,不再畏惧咱。”

朱棣收起了难看的脸色,王妃呆在一旁,安静的听着父子两之间的对话。

她既担心燕王太过呵斥老大,又担心老大违背父亲。

“老大,伱想当贤王,可你也要明白一个道理。”

朱棣认为自己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米多,认为老大虽然成长,但见识不足,有些想当然。

“请父王训导。”朱高炽双手垂下,恭恭敬敬。

“光有仁德是不行的,人就是如此,畏威不畏德。咱在塞外打仗,多少人畏惧咱,不敢碰触咱的锋芒。”

“只有别人怕了你,才会感恩你的仁德,否则只会嘲笑你的仁德。”

朱棣的想法,真的这么简单吗?

朱高炽没有轻易的反驳,而是仔细思考了一阵。

现在的朱棣,正是年富力量,生活和事业上一帆风顺,总体上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他常年领兵在塞外作战,自然会形成这个想法,但是这个想法,会随着他年岁的增长,经历过坎坷之后,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思想。

现在两人的矛盾,是因为思想的不统一。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大道理不谈。

其实是朱棣对自己不够信任。

大道理谁不会说?

要讲大道理,朱高炽还真不虚朱棣,能把他压得死死的。

“左传言,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告诉人们当哀痛的时候,灾祸必定到来。”

“可淮南子言,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有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有人说,爱将如宝,视卒如草。也有人说,爱人如子,用兵如山。”

“又有言,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而管子又言,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水流。”

“世间的道理,并没有标准,所以儿子认为父王的话,有失偏颇,在儿子看来,对自家的百姓,应当以仁德为重。”

“呵。”

朱棣气笑了。

扶着案几,满脸的古怪。

好久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和他说话。

记忆中还是刚赴任藩地的时候,许多年来,随着他的战功赫赫,已经没人敢教导他了。

能教导他的人,在应天府。

“老大。”王妃轻轻的提醒儿子,不要继续在和父亲顶嘴。

“在儿子看来,人性要从超凡的角度来看待,如果只看到人性的恶,那在他的眼里,人性必定就是恶的。”

“可如果看到的是人性的善,则他的眼里,人性必定是善的。”

“遇到了善的事,他就看到的是人性的善,遇到了恶的事,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恶。”

朱高炽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成熟些。

良久。

朱棣缓缓道,“那你怎么看呢。”

“儿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