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我已经收到了你的消息。虽然不能当面告别,但请相信,我和孩子们都会在这里等你回来。照顾好自己,我们为你骄傲。期待你早日归来!”
简短的几句话,却充满了妻子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厉正功的眼眶湿润了,他能感受到妻子的关心和爱意。他轻轻触摸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妻子的温柔。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关闭了终端,将其放回抽屉。是时候开始工作了。
厉正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然后走出舱室。在指挥台上,他召集了所有舰船的指挥官开了一个视频会,开始讨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大型的太空基地和一个建立在行星表面的繁华都市,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是要建立一个都市级城市,分为居民区、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其他,这将是我们立足星海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评估这个星域的资源分布,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开建工厂,但请记住不要使生态破坏到难以修复的地步。”
接下来,各个舰船的指挥官开始汇报他们收集到的附近天体的数据。厉正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会议持续了几个小时,最终他们确定了几个可能的建设地点,并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进行详细的勘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舰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开始对选定的地点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他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星域的重力场、矿产资源、能源分布等关键信息。厉正功也亲自参与了勘探工作,他穿上太空服,和科学家们一起一个天体一个天体的取样。
在勘探工作开展的同时,那些清理船正在奋力清理上一次太空站被毁后产生的破片。
几天后,他们终于确定了第一个可以建设工厂的地点——一颗位于星域中心的小行星,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稳定的引力环境。厉正功立即下达了建设命令,各工程舰开始装载建筑物资和工程机器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建城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厉正功亲自穿戴着工程设备为这个工厂拼接了第一个舱室,此后,不管是有行星表面上工程,还是太空中的工程,他都要为这个工程“铺设第一块砖”。只有一个工程例外,那就是包含他指挥部在内的行星轨道基地,厉正功不光拼接了第一个舱室,还带着战士们轮班进行建设工作,因为人数太多没有工程服,一些将士们就在舱室里面拼接各种仪器、加工零件。厉正功自己则是天天穿着工程服满工地飞。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在行星轨道的太空基地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巨大的框架结构延伸开来,各种生活舱、工作舱和防御设施逐步建立。
当基地初步建设工作完成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月,太空基地的框架已经基本完成,指挥室已经建设完毕,临时泊船港也已经基本完工,厉正功和参谋们坐在已经充满空气的指挥室里兴致勃勃地讨论这个星系该被赋予什么新名字。
最后,还是他的副官张恪在临行前帮他取的名字略胜一筹——绿洲星系。而眼前的这颗位于最佳宜居带的行星则被命名为了“彼望星”
几天后,通讯塔台建设完成,厉正功得以不断地与太阳系总部保持联系,汇报建设进展,并请求必要的支援。虽然远离家乡,但厉正功和他的舰队仍饱含热情,他们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这个新的太空基地将成为人类文明在这片星域的坚实基石。
又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厉正功卸下沉重的工程设备,换上军装回到了指挥室,他打开了舷窗,把两个已经累到倒头就睡的参谋强行拉起来陪他一起喝酒看星星,这两个参谋也是见多不怪了,再说,劳累一天了喝点酒再睡也是一件美事。
几个人就这样就着窗外美丽的星空边喝酒边吹牛,等到另外几个参谋和勤务兵结束工作回来的时候,这仨早就趴在指挥台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