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是个例

接下来的日子,高良平马不停蹄,奔波于各个乡村之间。他组织村民代表选举监督委员会,指导他们如何行使监督权力;他亲自编写廉政培训教材,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廉洁的重要性。

“老乡们,”高良平站在田埂上,高声说道,“扶贫款,是国家给咱们的救命钱,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费!监督委员会,就是咱们自己的‘眼睛’,要盯紧每一笔钱的去向!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举报!”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称是。

“高主任,”一位老农激动地说,“有了监督委员会,咱们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干部,把咱们的救命钱揣进自己腰包了!”

高良平看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廉政建设,任重道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高良平的廉政新政推行初期,并非一帆风顺。

“高主任,这监督委员会,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枫林村村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磕着旱烟,满脸疑惑地问。

高良平耐心地解释:“大爷,这监督委员会啊,就是咱们村民自己的‘眼睛’,专门监督村里的扶贫款怎么花的,项目做得咋样。要是发现啥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也可以向上面反映。”

“那要是村干部不听咋办?”另一个村民插嘴道。

高良平语气坚定:“放心,有市纪委和书记撑腰,谁也不敢乱来!这可是新政策,谁敢违反,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类似的疑问,在各个乡村不断上演。高良平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遍又一遍,直到村民们理解并接受。

与此同时,一些乡村干部也开始表达不满。

“高主任,这扶贫款的使用,一直都是我们村委会负责的,现在弄个监督委员会,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一位村支书语气阴阳怪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