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那就等他一会儿吧,证人回忆当初的情况也是需要时间的。”
惜字如金,说多错多,这是汪洋在开庭之前收到的指示,但有些问题他的确是躲不过去的,微微深思后,道:“时间太长了,具体多少人我忘了,因为有些人并未真正参与进来,所以在审查清楚后就释放了一部分,大概二十多人吧!”
杨思乐点了点头,道:“谢谢,用您刚才的回答,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如今站在这里的十七人,就是本次枪支贩卖案的真正参与者了?”
“审判长,公诉人反对辩护者断章取义的猜测,本次枪支贩卖案的情况应该以当时上报的详细材料为准!”魏奕推了推鼻梁上眼镜,一副公正无私的模样。
杨思乐转过身躯,盯着公诉席上的魏奕道:“为什么不能这样认为?这是最直接的推理难道您不懂吗,难道公诉人还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充分质证,合理假设,甭说我问他,我还可以质问你。”
“你无权质问我。”魏奕冷笑道。
“是吗?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是可以质问你公诉人的,而且您是当检察长的人,难道连这条规定都不知道,我充分的质疑您的业务水平。”
魏奕的确不知道有这条规定,他不是律师,也没当过法官,所以他也不可能会去了解到诉讼法里的每一条规定,但是他知道怎样可以保住自己的气场,他再一次的向法庭提出了抗议。
“根据刑诉法第178条规定,控辩双方可以相互质问,公诉人你记住了!”杨思乐不屑的一笑道。
审判长敲了敲手里的法槌,看着杨思乐道:“杨思乐辩护人,在法庭上评论说其他司法工作人员的职能是不合时宜的,请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好吧,那我继续,这十名嫌疑人作为枪支贩卖方被汪队长当场抓获,可以说这是证据确凿的事情,可是在调查这些枪支子弹来源的时候,有七名嫌疑人在这份来源指证上签名,指证其中的两百枚子弹来自于原公安局局长林国贤的提供。”
“我们可以看到这七名已签名的嫌疑人都是当时的卖方,也就是以余养生为首的犯罪团伙,可是谁能否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份签名指证书上却唯独没有首犯余养生以及他另外两名手下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