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要解决化石能源污染问题,就必须降低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同时发展全新的能源,在这里我称呼它们为新能源模式。
什么是新能源?其实就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聚变能等等,这些都已知的新能源模式。
我就以太阳能为例。众所周知,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土庞大的国家,但实际上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却非常的少,绝大多数国土都是荒漠戈壁,无法得到有效率用。但这些却是天然的太阳能基地。如果我们国家在这些隔壁建设大量的太阳能发电厂,那么能减少很多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家想象就知道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太阳能发电有个弊端,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可以发电,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就发不了电。而且太阳足的时候,发电功率大,阴天下雨的时候,发电功率小。而电网恰恰又是一个害怕忽大忽小,电压不稳的体系。
能不能解决?当然能解决。譬如,我们可以趁着有太阳的时候,把地面的水抽到高处,没有太阳的时候,我们再把高处的水放下来进行发电。虽然经过了二次循环,中间浪费了一些电能,但却能持续稳定的为电网供电,这样不就解决了电压不稳的问题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能有人又问了,如果没有水的地方呢?还有办法吗!当然有,我们可以制造一个起重机,趁着白天有电的时候,把笨重的石头搬运到高处,没电的时候,再把高处石头搬下来利用重力势能来发电。同样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电解氢气,然后通过燃烧氢气来发电。还可以利用熔盐储能,将熔盐融化,然后使用热能来稳定发电。其实将新能源用于稳定发电的想法有很多,只要我们肯想,就能找到很多方法。
有人可能又问题了,用煤炭石油发电那么简单,为什么要用新能源,而且新能源还要二次发电,那么麻烦呢。
因为我们使用新能源的目的并不是发电,而是为了保护环境。对一个国家来说,让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源,这是花多少钱都换不来,买不来的。
当然,说了半天,传统化石能源还有一个污染大户,那就是汽车产业。其实汽车同样可以进行新能源转换,那就是生产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这个名字,大家听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种用电力驱动的汽车。我们将电储存到电池当中,然后再用电池来驱动汽车,然后反复充电,最终实现汽车零污染的目标。
可能有人又问了,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道就没有污染吗?当然有污染,但这种污染,可以通过技术迭代,集中处理,逐渐减少和最终解决的。
其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减少污染源,更重要的是新能源产业链,同样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早晚有一天,整个世界都要转向新能源产业,因为每个人都想要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
那到时候哪个国家能够率实现新能源产业链,那个国家就能掌握新能源的国际话语权,哪个国家就能在新能源产业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然,一个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新能源项目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减少企业的市场推广难度。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建设更多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建设更多的储能电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企业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新能源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高校应该设立新能源专业,设立教学培养方案,为新能源产业提供能多的人才。
我们枫云集团,决定做出表率,率先投身新能源产业,力争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带头人。因为我们深知,新能源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研发为后盾,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能源这个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国赢得一个在此通往绿水青山的未来。谢谢大家!”
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得不说袁枫的这个议题报告说出了相当多的新意,给大多数人都感觉到醍醐灌顶。
会议主持人笑着道:“袁总说的非常好。环境保护,长久以来国家也非常重视,但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一个成体系的解决办法。袁总的说法!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袁总不仅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能源发展的宏伟蓝图,更深刻地指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道。
确实,长久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总是站在天平的两端,让人难以抉择。但袁总的发言,让我们看到,这两者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
新能源的兴起,不仅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枫云集团励志于一个全新的陌生产业,这种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风向标。但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枫云集团一个公司的责任,也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就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