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对面的“蒋大少”不是别人,正是蒋伯涵。
这位比凌薇还提前出场的兄台,已经知道了夏羽钧和夏家早已决裂的事情。对夏家的做法嗤之以鼻。
1月28日早7点,夏羽钧和凌薇正在冰城中央大街吃着灌汤包。
这里的灌汤包是汴梁那种以水和(huó)馅、拥有18个褶的汤包,吃的时候需要先咬一个小口,吸出里面的汤汁。
浙省临安市的小笼包,也是在宋朝南迁至此后,从汴梁的灌汤包演化而来。但是小笼包的形制比灌汤包小,和馅时加入了猪皮冻。
灌汤包上桌后,还没等夏羽钧开吃,就接到了蒋伯涵的电话。
“老夏,方便说话吗?”
蒋伯涵也考虑过叫他“羽钧”,但是一来显得过于亲昵容易遭人误会,二来显得自己有点娘炮。于是他也叫“老夏”。
夏羽钧看了一眼专心干饭的凌薇,表示自己非常方便。
蒋伯涵告诉他,自己曾说的老旧三无小区拆迁事宜有了着落,夏羽钧大伯的家、超市和爷爷奶奶家就在这个拆迁区域。下周一就会贴出拆迁公示。
夏羽钧有所怀疑:“这么早就贴公示?这冰天雪地的也开不了工啊?”
蒋伯涵解释道:“按照现行法规,拆迁分三步:第一步,贴拆迁公示,表明某个开发商有意愿开发这片地、但目前没有谈妥,一般公示为期一个月;
第二步,拆迁公告,在拆迁公告范围内的就是拆迁区域,公示≠公告。因为开发商如果不想接手某地皮,这块地也就拆迁不了。
第三步,正式拆迁。商量好补偿条件,比如提供住房,或者给钱。现在给钱的居多。”
听他讲的头头是道,夏羽钧仿佛明白了什么:“你该不会是想做地皮生意吧?”
“答对了!”
蒋伯涵打了个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