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天,我们去吃饭,等下一边吃饭一边告诉你。”
两人都差点把孙得庆忘了,被他一提醒,莫新民也连忙说道。
“哦,好……”
李小天也不再追问,跟着莫新民和孙得庆进了后院饭厅。
莫新民早上没想到李小天会来,就做了两个家常菜,一碗汤,他本想再炒两个菜,但被李小天和孙得庆阻止了,两人都还心急要忙自己的事。
三人一边吃饭,李小天又旧事重提,问起了刚才之事,莫新民也简单的跟他解释了一下。
原来他是一年前跟着亲戚去过省城一次,在街上溜达的时候,偶尔在一个卖小玩具的路边摊,发现了很多高矮不一的小竹筒,筒身上面用彩笔画了很多小动物及花草树木,他一时间来了兴趣跟摊主打听起来,才知道这是笔筒。
摊主年岁跟他差不多,也是一个好谈之人,见他感兴趣,加之当时另外没人上前做生意,就跟他聊了起来,他这才知道这些笔筒小的要一二十元,大的差不多五六十元一个,而且还说这画的图案不值钱,要是把图案刻到上面,只要刻得逼真,可以卖到几百甚至几千元一个。
摊主的一番话听得他震惊不已,就这么一个破竹筒都能卖这么贵,自己编织一担箩筐都只卖百来元,那可是要两三根竹子,而且自己家里的竹筒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一毛钱一个都没人要。
这下他起了心思,要是自己能雕刻出这样的笔筒,那可比编织其他的篾货值钱多了,还可以省竹子,于是跟摊主仔细请教起该怎样雕刻。
摊主也不大懂,但是却告诉了他雕刻需要有哪些工具,而且还告诉他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专卖这些工具的店铺。
告别了摊主,在亲戚的带领下,找到了摊主所说的那家店铺,可是进去一问却吓了他一跳,因为那些工具最好的居然要几十万一套,其他的还有几千几万的,最差的都要五六百元一套。
最后一咬牙忍着肉痛,他花了五百多元买了一套最差的,回到家里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练习起来,可是这一上手他才发现这活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稍不留神,竹筒就被从中间裂开成两半,别说图案,就是一根简单的线条都刻不出来。
试验了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可是却激起了他的倔脾气,越是失败他越是要坚持,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手里准会拿着个竹筒不放,渐渐的邻居们都知道了他想靠雕笔筒挣大钱的想法,一个个都笑他得了魔症,想挣钱想疯了。
这事很快传遍了全村,取笑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他完全不理会,依旧坚持的干着自己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经过半年的坚持,他慢慢的熟练起来,然后又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四个成品,本想再过段时间去省城找那个摊主,没想到这个时候遇上了李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