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宗知道后,那叫一个高兴,马上封了洪承畴大官,还赏了他十个美女。洪承畴感激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下可就安心给清朝效力了。
再说说明朝这边,马绍愉奉命来和清朝议和。太宗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招待他,吃饭的时候说起和议的事儿,太宗表示同意,双方就签了约。过了一天,马绍愉来告辞,太宗又送他貂裘和白金,还让李永芳把他送到五十里外。
马绍愉回到明朝,把和议的情况偷偷报告给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随手把报告放在桌子上,结果被家里的仆人误当成普通的塘报,给发出去抄传了,这下可好,全国上下都知道了。朝堂上那些主战的人,纷纷弹劾陈新甲,说他主和卖国。陈新甲心里不服气,结果崇祯皇帝一生气,把他给砍了脑袋。原来啊,陈新甲因为洪承畴兵败,和崇祯皇帝秘密商量和议的事儿,崇祯还特意叮嘱他要保密,保住朝廷的面子。结果和议的事儿被公开了,崇祯皇帝觉得陈新甲没遵守命令,又羞又恼,就把他给杀了。从这以后,明清之间的和议就彻底泡汤了。
太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命令贝勒阿巴泰等人带兵攻打明朝。阿巴泰他们攻破长城,进入蓟州,又转到山东,一口气打下了八十八座城池,抢了数不清的子女玉帛。阿巴泰带着兵,一会儿从北往南,一会儿又从南往北,在中国大地上纵横驰骋,一点阻碍都没有。明朝这下可被吓得不轻,阿巴泰抢了个盆满钵满,明朝差不多被他搜刮走了三分之一的家底。这时候,阿巴泰才不紧不慢地带着兵回国了。
太宗听说阿巴泰回来了,按照惯例论功行赏,还摆了庆功宴慰劳大家。宴会结束后,太宗回到永福宫,那位聪明又漂亮的吉特氏妃子,又陪着太宗喝了几杯酒。当天晚上,太宗就住在永福宫,没想到半夜突然发起寒热,头昏目眩。第二天,赶紧召太医来诊治,病情却越来越重。没办法,太宗只好把朝政都交给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代理。多尔衮因为和太宗关系亲近,经常进宫探望。有一天晚上,太宗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拉着吉特氏的手,气喘吁吁地说:“我没能打到中原,和爱妃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实在是不甘心啊!”
太宗接着说:“现在福临已经被立为太子了,我死之后,就由他继承皇位。可惜这孩子年纪太小,还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想来肯定得托付给亲王们了。” 吉特氏一听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悲痛,眼泪止不住地流。
太宗赶紧让人宣召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进宫。没一会儿,两人就进来了,先给太宗请了安。太宗就说:“我这病是好不了啦,马上就要和二位永别了。因为太子年纪小,不能亲政,等他一即位,就指望二位念在咱们都是祖宗血脉的份上,同心协力辅佐他,这样我就算死了也没遗憾了。” 二位王爷连忙说道:“奴才们哪敢不尽心尽力啊!”
太宗又让吉特氏把福临带到床前,用手指着二位王爷说:“他们母子二人,可就全托付给二位了。” 二位王爷赶紧发誓:“要是违背了您的嘱托,老天爷都不会放过我们。”
正说着呢,就听见一声娇滴滴的声音:“福儿过来,请王爷安。” 这时候多尔衮正低头看着太子,济尔哈朗也在旁边,就和太子行礼。多尔衮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点失态,赶忙回礼。行完礼,两人就到御床前告辞。回到府上,多尔衮一夜都没睡踏实。
第二天,太监来召他们二人进宫。等见到太宗的时候,太宗已经奄奄一息了。太宗让他们俩代拟遗诏,写完后呈给太宗看。太宗看了一眼,把纸一扔,就这么与世长辞了。整个皇宫哭声一片。亲王们赶紧出宫,让大学士范文程先写喜诏,再写忧诏。喜诏是宣布太子登位,忧诏是说大行皇帝驾崩。二位亲王一边带着百官痛哭哀悼,一边拥立太子福临即位。
这太子福临,按照遗诏继承了皇位。由两位摄政亲王带着文武百官朝贺,都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阁臣宣读诏书,尊称太宗为太宗文皇帝,嫡母和生母都尊为皇太后。把第二年定为顺治元年,王公大臣们都各升一级。新皇退殿回宫。
从这以后,皇太后吉特氏因为儿子做了皇帝,那是尊荣无比。可她心里明白,自己孤儿寡母的,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幸好有多尔衮和她一条心,处理起政事来比郑亲王还要尽心尽力。
有一天,多尔衮揭发科达礼、硕托等人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说他们暗地里劝摄政王自己当皇帝。多尔衮把他们交给刑部审讯,当场就给正法了。太后知道了这件事,那是格外感激,就下了懿旨,让多尔衮办事不用避嫌,怎么方便就怎么办。这多尔衮呢,进出皇宫就毫无顾忌了,这下可好,外面就传出了不少风言风语,连郑亲王都有意见。多尔衮就跟太后商量,让郑亲王出兵攻打明朝,郑亲王没办法,只能领旨出征。
这时候吴三桂正镇守宁远,清兵怎么攻都攻不下来,只能骚扰一下就班师回朝。
很快就到了大清顺治元年,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顺治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各国也纷纷来进贡,那场面,真是一派兴旺的景象。
这一天,摄政王多尔衮正在书房批阅文书呢,大学士范文程急匆匆地跑进来,说:“王爷,据探报说,明朝京城已经被李闯王李自成攻破了,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李闯王在明京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多尔衮一听,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说:“还有这等事!这可是咱们的好机会啊,咱们得趁着这个时候出兵,把那些流贼赶跑,在中原建立咱们的统治。”
说干就干,多尔衮一边把这事奏明太后,一边挑选兵马,让顺治祭告天地太庙,选好日子就准备出发。